第二天,李劍命人將城東一座書院改做集賢堂,專供前來投奔的學子棲身,並將從飛舟中的百餘本方形字型的書籍送到了那裡。
原本以為高傑會成為集賢堂的首位院長,卻不想李劍竟然一點這方面的意思都沒有,在囑咐眾人不要著急,慢慢破譯後就拱手離開。
回來的路上,魏無忌問李劍:“都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既然聚賢堂已經設立,為何不在這些人裡選個院長?”
李劍搖頭道:“誰知道這些人到底文采如何,什麼來路?也許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否則怎麼連個功名都沒有?院長這個位置必須要留給一個可堪大任的人,我將百十本書搬過來已經是很看得起他們了。”
“那為何不告訴他們這些書的真正來歷?”
李劍更是驚訝道:“難道你想讓廬河成為眾矢之的嗎?以你的頭腦,不該問這種話才對。”
魏無忌道:“如果他們真的破譯出來呢?”
李劍笑道:“怕什麼?都是一些詩詞歌賦,野史雜談而已,你還以為我真會把那些技藝書籍拿給他們?”
魏無忌驚訝道:“你怎麼知道是這種書?”
李劍嘿嘿一笑:“我老婆告訴我的!”
魏無忌一臉震驚:“夫人已經破譯出了一部分。”
李劍點頭道:“沒錯。”
李劍走後,十餘學子一人一本看了會剛剛送過來的書籍,其中一人道:“高兄,我曾拜讀過古時流傳下來的一本西方書籍,那上面的字型與如今書裡的大不一樣,魏將軍是不是將這些書的來歷弄錯了。”
高傑笑道:“錯不錯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能將其譯出就好,這些人都是行伍或者百姓出身,又如何得知書籍的真正出處?領兵打仗他們或許在行,畢竟不需要頭腦,可這文采古風卻要靠我輩才能使其流傳千古。”
另一人道:“酒宴之上聽魏將軍說那本書他已經揣摩的八九不離十了。”
高傑笑道:“如果是你,你會說一點不懂?若是真的揣摩了出來,哪會不與我等顯擺一番?”
聞聽高傑之言,眾人皆點頭稱是。
此後二十天,陸續有學子來投,開始時李劍還親自出城迎接,可看到幾次來人都是些落榜的年輕人後,他乾脆告訴守城校尉,來了人直接送到聚賢館就好。
而在聚賢館裡,雖然眾人將古今史料,各國文獻搬出來與那些書籍對比參考,可依舊沒有絲毫進展,這也使得眾人信心頗受挫折。
聚賢館的人沒有收穫,不代表其他人沒有收穫。
雖然李劍反對龍若蘭繼續將心思鋪在譯文上,可她不但不聽,反而以這樣能使人變聰明為由變本加厲,幾乎日夜書籍不離手。
多次勸說無效,李劍第一次和龍若蘭發火,這才讓她有些收斂,答應每天會抽出兩個時辰散步休息。
這天,魏無忌找到李劍,將一本手記甩在他面前道:“夫人身懷有孕,你還讓她勞心勞力,若是有個閃失,你會不會後悔?”
看著手記上多達上千個古字的註釋,李劍不解道:“怎麼回事?”
“夫人說的散步休息,就是和玉嬈,王家小姐她們共同破譯那些書籍,你不知道?”
李劍疑惑道:“唐詩三百首我都不讓她帶在身邊,她還怎麼對照破譯?”
“那些已經破譯過的字,夫人都記在心裡,她再用那些字與其他書籍上的詞句比對不就行了?你平時挺聰明,這時候怎麼傻成這樣了?現在不止是她,那倆丫頭對此也有些著迷了,因為那些詞句確實華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