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姬明讓進大帳之中落座,姬仲率領眾將躬身施禮:“參見王子殿下。”
姬明擺了擺手道:“父王已經不在了,如今你們的大王是姬星,要是再喊我王子殿下,是誇我還是罵我?”
見眾將沒人出聲,姬明道:“大將軍,你我也是同宗兄弟,能否將眾將屏退,我兄弟二人說點肺腑之言?”
姬仲聞言擺了擺手:“都退下!”
其中一名將軍道:“大將軍,您孤身在此,恐怕…”。
姬仲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恐怕個屁,這是我堂哥,親堂哥,打斷骨頭連著筋,下去。”
等眾將退下,不等姬明開口,姬仲先說道:“你什麼意思?你自己領兵來此也就罷了,為何還與姬勇勾連在一起?姬勇是什麼人你不知道嗎?”
姬明蹭的起身道:“這話應該我問你,不說父王是怎麼死的,如今的大梁都成了什麼樣子?大梁風雨五百年,從一個彈丸小國到如今有多麼不易,你不知道嗎?姬星現在都做了些什麼你不知道嗎?他配做大梁的王嗎?大梁如今這副模樣,你我若是死後,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姬仲沉默片刻道:“我是大梁之臣,不管大梁變成什麼樣子,我也不能棄之不顧。”
姬明道:“當然要顧,可要看怎麼顧?是想方設法讓大梁恢復昔日的榮光還是像現在這樣在烽煙中傾覆。你身為大將軍更應該明白,如今的大梁再這樣下去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姬仲道:“韓天峰給你什麼條件?”
姬明無奈道:“所有的條件都是假的,我答應他的也是假的,等到大梁恢復元氣,什麼都是假的,你明白嗎?”
隨後姬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道:“洛水江一戰,我為了王位急於求成已釀成大錯,現在我不想再錯第二次。如今大梁烽煙四起,若是不想辦法平息,恐怕用不了多久,這天下就再也沒有梁國了。”
姬仲道:“離京之前,我已經派出四萬人馬前去剿滅叛匪,想來那些叛亂很快就會平息。”
姬明怒道:“真是糊塗,那些人哪裡是什麼叛匪,都是被逼的無路可走的百姓。姬星為了揮霍強徵賦稅,各層官吏又層層盤剝,多少百姓家裡已經沒有了隔夜之糧,你讓他們怎麼辦?坐在家裡餓死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眾將不知道姬氏兄弟之間談了些什麼,只看到送姬明出大營的時候,原本意氣風發的姬仲身形有些佝僂,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
回營之後,姬仲傳令三軍,緊閉寨門暫不出戰,同時又派出探馬打探平叛的訊息。因為就在進軍的這些天裡,國內又有很多地方扯起了反叛的大旗。
對面的姬明大營同樣如此,十天過去了,連出寨討戰都沒有。
而在大營一個小帳篷內,姬明和陸堯對面而坐:“陸先生,您這招確實管用,姬仲被我說的啞口無言不說,這些天還像您預料中的一樣,再也沒有討戰。如今各城人馬俱已到齊,就算馬上決戰我也不懼。”
陸堯搖頭道:“殿下,其實我所說的並非計策,您對姬仲所說都是大梁的真實處境。要是姬星再這樣折騰下去,不用他國,就是大梁百姓也能將國家攪個天翻地覆。”
姬明聞言道:“先生說的在理,只是如今姬仲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如之奈何?”
陸堯道:“殿下不該著急,著急的應該是他們,我等糧草充足,哪怕守個一年半載,也不會有絲毫不濟。可姬仲不同,如今大梁國庫依舊空虛,姬星此次徵繳賦稅以錢財為主,糧食為輔。而百姓之所以缺糧,乃是錢財不夠,只能以糧食衝抵,官府為了湊夠朝廷賦稅,又只能將糧食低價賣給商賈。所以如今大梁不是沒糧,而是被那些商賈攥在手中,等整個國家糧食告急時,他們再高價賣出,到時候賺的就不是百姓的錢,而是國家的錢。”
陸堯先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道:“若是我所料不錯,姬仲的軍糧應該堅持不了太久,到時候他派兵催糧,國庫又拿不出,大梁後方必定大亂。那時殿下一鼓作氣擊敗姬仲,直搗禹都,再順勢收拾掉那些為富不仁的商賈,大梁局勢可定。百姓活著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口吃的?這幾天您也看到細作的回報了,那些造反的百姓不都是在搶糧嘛,只要糧食一到,所有難題皆可迎刃而解。”
陸堯這番話裡真中有假,假中帶真,要是李劍在面前必定當即聽出破綻。
可姬明不是李劍,所以他覺得這些話非常有道理,於是準備繼續和姬仲在此消耗。
李劍不知道陸堯是如何給姬明做軍師的,只知道姬仲率領朝廷大軍與姬明對峙卻不開兵見仗,也就是說陸堯成功的拖住了雙方將近三十萬大軍。
另外有人來報,說大梁前將軍之一的梁初已經率兩萬人馬向自己所在的奈梁山而來,不過這點人馬李劍還真沒放在眼裡。
這天偵緝司來報,說梁初已經率兵抵達樂民縣城,正匯同當地多縣駐軍,準備一起進山剿滅叛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劍問道:“他們有多少騎兵?”
密探道:“不多,聽說只有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