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說眼見的李掌櫃就是李劍時,甄全輕嘆了一聲:“大意了,只是曾老大你為何要幫他對付大梁,你是大梁百姓,這些年大梁待你也不錯。”
曾茂笑道:“甄大人,有兩件事我要告訴你:第一,我原本就是大韓百姓,是五年前你們佔領碩陽才讓我成了梁國人;第二,您聽說過偵緝司嗎?我是碩陽偵緝司的頭。如今你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那就安心上路吧。”
這是李劍第一次主動對毫無反抗之力的人動手,當手中的寶劍砍下甄全頭顱時,還說了句“抱歉”。
清理完紫衣衛,大韓的軍隊也出現在碩陽城外。
在將前來傳令的軍卒順手處理掉後,李劍等急速趕往西門,除了他們幾個,驍騎營其餘人馬都已經埋伏在那裡。
因為大軍圍城,整個碩陽實施了宵禁,所以李劍他們只能在巡邏士卒不怎麼出現的小巷裡穿行。等趕到西門的預定地點後,天色已經開始放亮。
城頭上的姬康望著正在組成衝鋒陣型的韓 軍,心中有些緊張,對方人數太多,最起碼有十萬之眾,如果攻城自己能頂多長時間?
就在他暗自琢磨的時候,探馬飛馬趕來:“啟稟都督,大事不好,西門失守!”
姬康怒道:“王元手下有五千兵馬,前韓主力都壓在這裡,他如何丟失的城門?”
“都督,西門外藏有一支前韓精兵,城內又有他們內應,王將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西門因此丟失!”
“內應?碩陽城中哪裡來的前韓內應?”
“不知,這支隊伍只有幾百人,戰力卻極為強悍,不多時就殺散城門兵馬,並將前韓大軍放入城內!”
西門失守,大韓兵馬入城,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遍了碩陽軍中。
兵敗如山倒,如今姬康就面臨這樣的情況,東門的前韓大軍還未攻城,梁軍就開始撤退。
現在的姬康想的就是儘可能把大軍帶出碩陽,因為留在城中唯一下場就是全軍覆沒。
東門原本共有一萬兩千軍馬,前韓一夜箭雨,使得城頭守軍損失達三千之眾,剩下的將近萬人在姬康率領下往城中心而去。
在那裡如果能等到其餘守軍就等,等不到就直接衝向西門。
走了沒多遠,大街上閃出一支人馬,最前面大旗上一個“趙”字。
此時雙方都不再講究對陣禮節,二位主將兵器一舉,雙方士卒就纏鬥在了一起。
姬康無心戀戰,東門沒人把守,估計前韓主力已經衝入城內,要是在這裡被纏住,同樣擺脫不了被圍殲的下場。
邊殺邊走,當衝破韓 軍阻擋接近西門時,姬康手下只有不到三千人馬。
看見遙遙在望的城門,姬康催促手下加快腳步,因為早一刻出城就多一分希望。
西城門前,李劍端坐在玉追雲上,手提鎮魂看著逐漸靠近的梁軍。
身後除了剩下的兩百多驍騎營外,還有吳榮專門留給他五千兵馬,其中一千是韓天峰的親衛——玄武 衛。
姬康第一次看到昨夜的箭雨是如何射向城頭的,對面的前韓兵馬有一千從頭黑到腳計程車卒,每人手裡拿著一張奇怪的弓弩。
和普通弓弩不同,這把弓一次可以裝五支箭,不但可以單發,而且還可以齊射。
梁軍還未衝到近前,第一輪箭雨便兜頭而下,雖然姬康指揮眾人躲避,可仍有不少軍卒倒地。
更讓他覺得害怕的是那些士卒手中弓弩射空後,後面計程車卒又遞過一把裝滿箭只的弓弩。
照這個樣子,不等衝到近前,自己的手下就會全部倒地。
想到這裡,姬康將手中大刀一舉,制止了繼續往前的梁軍,然後將手中刀仍在了地上。
回頭吩咐眾軍放下兵器,姬康獨自催馬到了陣前,對著為首的年輕將軍一拱手:“請問將軍尊姓大名?”
“李劍!”
姬康先是一愣,然後道:“原來閣下就是護國公高足,不過你的聲音聽起來好生熟悉。”
李劍笑道:“我與將軍素未謀面,又哪裡來的熟悉可言?不過將軍為了士卒性命下馬請降,李某佩服。”
姬康突然道:“你是李掌櫃!”
李劍搖頭道:“將軍認錯人了,我隨大軍剛剛到此,根本不認識什麼李掌櫃。”
下午時分,碩陽已經落入大韓之手,而被帶往大牢的途中,姬康明顯感覺城中兵馬並沒有自己想的多。
他扭頭問押送自己的一個前韓將軍:“此次伐梁你們動用了多少兵馬?為何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
將軍搖頭道:“我只是個都尉,哪裡知道這些,只知道大帥率軍星夜兼程,三天就到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