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船艙的姜錚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自己帶來的兩百多艘大船大半已經起火,只是這火燒的有些怪異,不是從船上燒起,而是從水面往上蔓延。
等他仔細看時更是楞在了那裡,別說是船,就是附近的水面都在燃燒,這怎麼可能,水怎麼可能著火?
就在這時,姬亮衝過來道:“大人,座舟起火,怎麼都撲不滅,要不您先乘小船上岸吧!”
姜錚吼道:“前韓士卒是怎麼進來的,都燒成這個樣子裡,你們就沒有發現嗎?還愣著幹什麼,讓將士趕快滅火!”
姬亮急道:“大人,我也不知道這火是怎麼著起來的,但絕對不是韓 軍放火,他們根本就沒有派人攻打水寨。而且這火好像不是凡火,而是天火,水根本澆不滅,您看!”
姜錚順著姬亮手指的方向看去,見鄰船士卒正將一大桶水澆在船身著火的地方,雖然水剛潑上是火苗稍微小了一點,可緊接著又猛然竄起,而且好像燒的更加厲害。
就在這時,突然有士卒喊道:“水裡有人!”還不等姜錚看清楚人在哪裡,無數箭支就飛向了水裡。
看著從水底浮上來的屍體,姜錚驚訝之餘也有些疑惑,這些人是如何把這種不滅之火帶到水寨的?
不過眼前的形勢已經容不得姜錚過多考慮,姬亮招手喚過一艘快船後就把他連拉帶拽的拖到了上面,隨著一聲“開船”聲起,小船便如離弦之箭一樣衝向了南岸。
眼見火勢越燒越旺,船上計程車卒越發慌亂起來,雖然水寨中有不少小型快船並未起火,可和這兩萬大軍相比顯得太少。有些士卒雖然仍在大船上等待這些小船的救援,可也有不少人忍耐不住直接跳進了水裡往岸上游去。
大江北岸,郭克奴立馬橫槍看著熊熊大火,有些懊惱的說道:“實在太過可惜,若是大韓有水師,這一仗就算不能讓東越全軍覆沒,也能殺他們個大敗而歸。”
薛青揚道:“是啊,自從定國公伐越大敗後,朝廷再也沒有人提起水軍,將軍回朝後還是和大帥商議一下,要想平定吳越,這水軍不能沒有。”
上岸後的姜錚臉色鐵青,他想不通郭克奴是怎麼放的這把火,作為水師出身的統帥,姜錚當然知道如何防止對方的火攻,實際上姬亮所做的防範幾乎杜絕了可能的危險,為什麼自己還是落得如此下場?
這次帶來的兩百多艘大船衝出來的不到八十,好在東越士卒水性頗佳,雖然落水的不少,可最後喪命的卻不到一千,也算是不幸中的幸運。
只要軍卒沒有多少傷亡,損失多少戰船姜錚不在乎,他心疼的是船上的糧草輜重以及馬匹。雲霧縣是羅建平的封地,雖然自己是東越的大司空,可要想就地徵糧卻要得到這位平北侯的同意,直到這時,姜錚才發現這些鎮邊公侯有時候確實有些礙手。
和韓天峰不同,姜錚奉行的是祖宗流傳下來的分封制度,雖然他是東越當朝大司農,可他的兒子姜旭卻在金川郡任都督,這也是姜錚給自己留的一條後路。
最近十年前韓勢大,吳越為了自保互相抱團,所以兩國的威脅全部來自北方。兩國朝廷也好,北部封地的諸位侯爺也罷,都把前韓視作唯一的敵人,這使得各方勢力目標出奇的一致,所以並沒有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當年韓天明率軍攻越,大軍圍困沐陽整整二十天,姜錚率領朝廷援軍趕到並解圍後,羅建平供應了大軍的全部糧草。後來姜錚多次派小股部隊從陸上突襲前韓,每次路過金堂府也是管吃管喝,從來沒有過缺糧之說,不過那些都是羅建平下的軍令。
這次不行了,平北侯已經兵發淥口,而且帶走了沐陽的絕大部分庫存糧草,為了保證供應,他已經下令各縣將庫糧運往沐陽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姜錚就是能在雲霧縣獲得糧草也沒有多少,這對於兩萬大軍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為今之計,想要迅速補充糧草最快的辦法就是在當地百姓手中徵糧,可這個恰恰不在大司空的職權範圍之內,因為這裡直屬金堂府管轄,朝廷軍隊想要徵糧必須得到羅建平的同意才行。
看著游上岸的將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姜錚無奈之下傳令逃出火海的戰船上的軍卒全部下船,把艙室讓給這些落水士卒。另外又讓手下四處搜尋,或買或借,想辦法弄些些糧食和衣服,在不觸動羅建平利益的情況下,看看能不能解一下燃眉之急。畢竟那三萬陸上大軍要趕到雲霧縣,最少還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