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韓天峰問話後,寇世勳先是皺了皺眉,隨後往前兩步道:“大王,昨夜子時剛過,嶽州突然全城戒嚴,隨後城內便傳出喊殺之聲。我等皆以為是大王又在清剿江湖人士,卻不想早上卻看到宮門外屍橫遍地,血流成河,這才知道有人意圖不軌。如今大王無恙,想必叛賊已被剿滅,只是不知是何人大膽妄為,竟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韓天峰道:“這些日子寡人一直在清剿各種江湖勢力,為的是給百姓一個安定的嶽州。可誰曾想到,到了最後,就連寡人也差點被人清剿,說起來真是可笑啊。”
群臣聞言一起跪倒:“臣等萬死!”
見韓天峰遲遲沒有出聲,寇世勳只能叩首道:“大王,恕臣等愚鈍,確實不知是何人敢率人圍攻王城。只是剛剛老臣見宮外死者多穿著巡城兵馬司的衣服,難不成是兵馬司統領孫志?”
寇世勳話音剛落,只聽韓天峰冷冷道:“定安候韓 猛何在?”
韓 猛跪爬兩步道:“其稟大王,臣弟確實不知是何人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
韓天峰冷笑了一聲:“今日子時,京兆尹孫穎夥同其弟孫志、孫徵率領巡城兵馬司萬餘士卒封鎖京城四門,並攜帶雲梯,投石車攻打王宮。言寡人篡改先王昭命,得位不正,應將王位歸於正統。定安候,你知道這正統是何人嗎?”
韓 猛聞言連磕響頭道:“大王,先王臨終之時,護國公,安國公等人都在床榻之前,親耳聽到先王遺訓。此外也有先王遺詔為證,言繼位者乃是大王,何來得位不正之說?孫穎叛亂,定是為了找個藉口才故意說出此話,以亂軍民之心。”
韓天峰道:“你認為孫穎背後有無他人指使?”
韓 猛道:“大王,此事臣弟確實不知,只是臣弟有一事相求,還望大王能夠恩准。”
“何事?”
韓 猛道:“大王,家父五年前被人矇蔽心智,起兵造反。雖然大王以雷霆手段平息叛亂,可當年大戰不但使大韓軍民死傷無數,更有三座城池陷入梁國之手,我大韓元氣到今日尚未完全恢復。這些日子臣弟思來想去,總覺得應以自身之力贖家父之罪,故而請准許臣弟將家中微薄財產獻出,以慰此次伐燕陣亡將士之靈,也算臣弟為大韓江山盡綿薄之力。”
韓天峰故作驚訝道:“定安候何出此言?當年保國公之事早有定論,與你並無任何關係,都是他聽信讒言所致。若是將他的過錯歸於你的身上,那寡人身為保國公的子侄是否也要俯首認錯?”
韓 猛道:“大王此言差矣,家父謀反,大王不糾家人之罪,我已感激涕零,只是前些年少不更事,不懂得百姓的疾苦,故而奢靡成性。近日得知大王因陣亡將士撫卹之事苦悶不已,正巧小弟家中有些餘資,故而獻上為大王分憂,也多少彌補一些家父當年的過錯。”
韓天峰沉默良久,這才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寡人就替陣亡將士先行謝過定安候了。如今戰事連連,朝廷用度頗大,待到天下太平之日,寡人會將定安候今日所獻如數歸還。”
韓 猛扣頭謝恩道:“一切全憑大王處置!”
等韓 猛退下後,韓天峰先讓眾人平身,然後才繼續道:“列位臣工,這京兆尹和巡城兵馬司乃是京城安定的根本,可如今連他們都對寡人刀兵相向,你們說寡人還能相信那個?所以如今寡人連近身內侍都不敢相信,生怕他們中有人會突然向我刺出一刀,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你們說寡人怎麼辦才好?我可不想今日退朝後便再無機會見到各位大臣。”
戶部郎官董健往前兩步施禮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韓天峰道:“董卿請講。”
“大王,自從我大韓立國以來,至今已有五百載,列位先王嘔心瀝血,勵精圖治才有瞭如今的大好河山。只是我大韓也好,天下諸國也罷,無不遵循前朝之治,將天下分封與各位公侯。這些人除去每年進京一次拜見大王,繳納貢品外,其餘時間均在封地獨自經營,他們治下的城池儼然已經成為國中之國。這些人將地方軍政大權攬於己手,對朝廷陽奉陰違,不但嚴重影響大王對全國的掌控,更是成為了朝中某些心懷叵測之人的依仗。所以臣認為應該將這些人的職權收回大王手中,以便全國政令暢通,軍令一統,如此才是王道!”
韓天峰擺手道:“董卿之言有些過了,大韓有八大鎮邊候鎮守邊陲,正因為有他們在,寡人才能高枕無憂。若無這些公侯,此次伐燕必有後顧之憂,護國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勝。”
董健還想繼續開口,卻見大殿外一個內侍進門跪倒:“其稟大王,定國公自縛雙臂於王宮外求見!”
喜歡逐鹿天下間請大家收藏:()逐鹿天下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