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老一少互相互相吹捧,李劍撓了撓頭就想離開,可還不等他邁步,一個內侍急匆匆闖入演武場,並在韓山虎耳邊低語了幾聲。
老頭聞言劍眉倒豎,隨即對眾人道:“老夫奉詔入宮,今日這國公府就交於爾等。劍兒,你年紀尚輕臨陣經驗不足,可將府中一切交於各位叔叔。”
看著韓山虎全身披掛就要上馬,李劍突然道:“師父,要不您把無忌帶上吧,這裡應該不會有大事,可宮裡……”
韓山虎道:“不必!”隨後就上馬衝出了演武場。
李劍見狀看了看劉文義他們:“我可就聽候您老幾位的調遣了。”
最近的嶽州頗不平靜,三天前大軍還在清剿江湖人士,雖然當天晚上就全部撤出了京城,可不知為何巡城兵馬司又突然全城戒嚴,說是要捉拿白天的漏網之魚,並且連夜在各個市坊挨家挨戶的搜尋。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還不到中午,戒 嚴令就已經取消,百姓可以隨意出入,所有這些都讓嶽州人覺得格外好奇。京城中大事小情雖然不斷髮生,可像現在這樣來回折騰卻少之又少,眾人都在猜測當今韓王到底在做些什麼。
至於名聲早已爛大街的李劍則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都說這就是個掃把星,一切都是因他而起。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不能人事,韓山虎無奈之下想讓他進宮去做太監,李劍這才惱羞成怒想要眾人跟著不得安寧,而且好像清剿江湖人士也是這個王八蛋的主意。
這幾天之所以平安無事,是因為他已經被拉進王宮淨身,再也不能打著護國公的旗號肆意妄為了,為此有人還專門在家擺酒慶祝,約上三五好友一直喝到後半夜。
可正當有人酒至半酣想要回家之時,卻聽到外面人喊馬嘶之聲,隨後各市坊的淨街鼓聲又一次敲響,嶽州再次戒嚴了!
從門縫裡看著大街上來往計程車卒,其中一人扭頭對朋友說到:“不是說那個王八蛋已經淨身進宮了嗎,怎麼又折騰起來了?”
京兆尹孫穎也是武將出身,如今全身披掛一馬當先,身後還跟著巡城兵馬司的大統領,他的親弟弟孫志,二人身後則是除寧濤和馮海山外的六位巡城司馬以及六千兵馬,此外還有一千多千穿著各異的江湖人士,正在快速向王宮進發。
寧濤沒有隨隊前往王宮是因為他已經被偵緝司抓了,而馮海山則是被派往南門鎮守,那裡離城外的大營最近,一旦訊息被城外大營中的駐軍得知,南門肯定首當其衝。
大韓王宮理天殿內,韓天峰端坐在寶座之上,韓山虎則手擎大槍立於他的身側。大殿之中並無其他將軍,只有兩千從頭到腳一身黑的玄武 衛站立在那裡。
良久之後,韓天峰終於起身,他往前走了兩步沉聲道:“五年前,寡人剛剛繼位,保國公韓天壽便起兵叛亂。一年時間,僅一年時間,大韓黎民銳減兩成,大梁也趁機犯邊,寡人不得已將三座城池讓於梁王,至今這三座城池仍在梁人手中!此後四年,雖然朝中仍有人懷有異心,可為了大韓百姓,寡人一忍再忍,只希望他們能以江山社稷為重,迷途知返!不想寡人的仁慈之心澆不滅一些人的慾望之火,今日他們終於忍耐不住,想要再起刀兵,你們說怎麼辦?”
玄武 衛聞言高舉兵器,齊聲喊道:“殺、殺、殺…!”
遠遠望著王宮緊閉的大門和幾乎沒有人影的宮牆,孫志一提馬來到孫穎身邊道:“大哥,我總覺得情況不太對啊,整個王宮鴉雀無聲,莫不是他們早有準備?”
孫穎冷笑了一聲:“有準備又能怎樣?王宮守衛不過千人,我這裡有七千人馬,就是用人堆,也能拿下宮門。你帶一千人封鎖國公府,如果韓山虎識相,不要動他,如果膽敢出府救援王宮,格殺勿論。”
孫志道:“我是怕他們出城搬請救兵。”
孫穎道:“京城四門均在我的手中,郭克奴,吳榮,董剛又都被圍在家中,除去這幾個人之外,嶽州誰還能調動大營中的兵馬?今夜一過,韓天峰授首,主人登基,就是韓山虎也無可奈何。這些韓氏宗族總不能為了一個韓天峰置江山於不顧,孰重孰輕他們比我們清楚。”
孫志無奈領命,帶著巡城司馬蕭金銳以及一千士卒奔向護國公府,而孫穎則帶領其餘人直撲王宮。
單說孫志,離護國公府不遠時,就看到府門前好像有一人一馬立在那裡。就在他準備派人近前一些的時候,國公府的院牆上突然點起無數火把,把府門前照的如同白晝。
此時孫志才看清護國公府門前確實只有一人一騎:此人身材高大,面目黝黑,金盔金甲,胯下一匹黃驃戰馬,手中提著一杆長槍!只是這杆槍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彆扭,因為它的槍頭比一般長槍多出不少。
趴在院牆上的李劍扭頭問劉文義:“劉叔,行不行啊?對方人可不少啊,無忌一個人再大本領也扛不住啊,而且他手上還有傷,要不我們去幫幫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