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忙吧。”薛夫人不好說,梅家是官家,他們商戶人家的女兒能嫁給官家,那是極為不錯的事情。
“哪裡是忙,娶親又不是小事情。”薛寶釵嗤笑,“就是瞧不上寶琴妹妹,等著寶琴妹妹上門呢。”
只是梅家現在沒有升官,沒有出京。這樣的或許是好的,要是鬧起來,京城裡也有人,倒是方便。
薛家已經不是當年的薛家,落魄不少,而梅家卻發展得不錯。薛寶釵想著兩家門不當戶不對,梅家要是還願意娶薛寶琴,那也是因為梅家沒有謀到肥缺,再加上薛家在京城的一點關系,梅家怕得罪一等將軍府和王家,才娶的。
薛寶琴跟王家、一等將軍府是沒有關系的,但是她薛寶釵在,薛夫人在。
在生意場上打拼幾年後,薛寶釵越發明白其中的利益牽扯,有時候兩件事情看著沒有什麼關系,但要是一件事情壞了,另外一件事情也會跟著崩盤的。
薛寶琴現在對梅家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說可惜吧,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惜的。梅家能找到比薛寶琴更好的姑娘,關鍵就在乎如何處理好退親的事情,一處理不好,梅家的名聲就毀了,而文官多在乎這些虛名。
“那如何是好?”薛夫人皺眉,薛家已經極為不好了,早就比不上當年。
什麼四王八公同氣連枝,而薛家不在裡面,現在也不是四王八公的時代,時代早就變了。
薛家想依靠別人,也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的。薛夫人對去世的丈夫的侄子侄女,自然沒有對薛寶釵他們的關愛,可要是侄子侄女上京了,她也不能不管。
“若是他們肯,便退親吧。”薛寶釵道,“與其在那裡瞎折騰,倒不如早一點斷了。”
“哪裡能說斷就斷了的,要是沒了這一門親事,你寶琴妹妹哪裡能找到更好的親事呢。”薛夫人認為薛寶琴嫁入梅家是最好的選擇,梅家是官家,日後也能庇護薛家。
要是退親了,薛寶琴就很難找到這麼好的人家。薛夫人也不認為薛蝌願意退親,他們上京,是來嫁人的,不是來退親的。
“別的親事都比這一門親事好。”薛寶釵可不認為薛寶琴嫁給別人就不能幸福了,“我們薛家是商戶,寶琴妹妹勉強嫁入梅家,只怕也不好掌管後宅。她若是出去了,人家也說她是商戶之女,梅家便會覺得臉上無光。”
若是夫君好一些的那還好,可是男人怎麼經得住別人總是說他妻子不好呢。日複一日,這感情也就淡了,要是哪一天心情不不好了,直接讓薛寶琴病故了,這也是可以的。
薛寶釵可不是無知的少女,生意場上,也有人在背後下黑手的。端看自己看不看得明白,能不能及時處理。這種的能自己處理,也能找人,而後宅,那就等於在別人家的地盤。
薛夫人聽到薛寶釵如此說,只能嘆氣,“還是看他們的態度吧。”
畢竟他們不是一房的人,若是薛蝌和薛寶琴上京,他們便直接說退親,只怕讓人厭惡。薛夫人想要是薛寶釵有一門官家親事,別人讓她退親,她一定會懷疑對方的用意,想著對方不讓自己好過。
哪怕薛寶琴是她侄女,她是薛寶琴的伯母,都不方便處理這些事情。
這一日,林黛玉的心情還算不錯,收到不少禮物。即使那些禮物在她眼中不算什麼,不過是凡人送的,但她的心情還是不錯。
及笄宴結束後,林黛玉沒有去看那些禮物,而是見賈敏。
“今天,我及笄了。”林黛玉笑著道,“以後,我就能自己做主了,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你以前不也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嗎?”賈敏聽見林黛玉的話後,不禁笑出了聲,“誰能阻止你這個安樂公主,就是你爺爺,不也沒阻止你嗎?”
“好吧。”林黛玉坐到賈敏的身邊,“只是及笄了,便不一樣。”
雖然林黛玉下界過好幾次,但是及笄禮還是頭一次,讓人感覺成年了。作為一朵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蓮花,林黛玉表示她還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成年了,說她是蓮花,然而花骨朵還那麼小,但她喜歡說自己是一朵蓮花,而不是說自己是一顆蓮子。
因為蓮子總讓人想到蓮子粥,而蓮花,就很少想到蓮花粥什麼的,頂多就是想到黑蓮花白蓮花。
“你呀。”賈敏無奈地笑了笑,“明日可要進宮?”
“是得去一趟,母後和父皇想見我。”林黛玉道,“他們今天不好出宮,雖然送禮來了,但還想見一見。”
賈敏點頭,她能理解,做父母的都想親眼看著女兒的及笄禮,而不是從別人的嘴巴裡聽說的。
“去便去,別跟那些公主鬧騰。”賈敏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一點,宮裡的那些公主,有的還沒有封號,有的出嫁了有了封號,可是那些公主還不如黛玉得寵。在那些人的眼裡,黛玉可不就是一根刺麼。
當然,也有公主跟黛玉玩得比較好的,可是這也少。
“能鬧騰什麼啊,她們不過就是看著我,想要封號而已。”黛玉翻白眼,“等她們及笄了,要嫁人了,自然就有封號。”
“說得倒是輕巧,可是這有封號的跟沒有封號的,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賈敏也不想女兒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可女兒已經成了,那麼女兒就得繼續受寵。
要是女兒有一天不受寵了,那些人就會踩著女兒。
在所有公主裡頭,就黛玉最名不正言不順了,義女義孫女,這都不是真正的女兒,真正的孫女。
因此,長寧侯府必定站在太子這邊,不可能不站隊。要是林如海不站隊,未免顯得太過虛偽,皇帝和皇後都看著呢,太上皇也盯著。
前幾年,那幾位皇子成親後,雖然他們入了朝,但是他們的職位明顯都不是什麼重要職位,比不得太子。皇帝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讓太子登基,而太上皇的意思也明顯,太上皇直接讓自己的人支援太子,太子的勢力都能跟皇帝對槓了。
作為太上皇的兒子,皇帝非常清楚太上皇的意圖,太上皇不就想著要是他這個皇帝忍不住了,要對太子動手,那正好讓太子逼宮。太子逼宮成功後,太上皇再站出來,說太子合該登基,是皇帝受了奸臣矇蔽,那麼太子登基也算是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