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則天不會讓應用材料公司將precision5000公佈出去,而是讓inte公司承包了其所有産能,直到最後吃撐了,吃不下了,再讓應用材料公司對外公佈precision5000。屆時,半導體公司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種逆天産品。為了追趕inte公司,他們也一定會大批購買precision5000,更新換代。
此時,安迪·格羅夫已經反應了過來,對李則天的建議大為贊嘆道:“chronos·i,您所建立的晶圓代工模式實在是令人震撼,勢必會改寫整個半導體製造行業的格局!!!”
李則天謙虛的說道:“電腦、遊戲機、電視等電子類産品都可以代工,為什麼晶片製造不能呢?所以,晶圓代工模式也算不上多麼非凡的創意,我相信,遲早會有人想出來的!我只不過是想的比別人早而已!”
一步領先,則步步領先!
李則天依靠前世的記憶,等同於是在玩遊戲的時候開外掛,自然是所向披靡!
接下來,四人在辦公室裡商量了很久。
inte億美元的機器裝置,其中不光有precision5000,還有其他産品,包括沉積、刻蝕、離子注入、熱處理、化學機械拋光和晶圓封裝等晶片製造必不可少的裝置!
與應用材料公司談完合作之後,安迪·格羅夫向李則天問道:“r·i,晶圓代工工廠,您打算建在哪裡?”
至於這個問題,李則天當然想過了。
香港毗鄰中國大陸,又建立了科技園,李則天的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哪裡建立了分公司。
“建在香港!香港是全球貿易中心之一,航運和海運發達,建立在那,有利於我們將晶片輸出到世界各地!此外,工人可以從中國大陸招聘,極大的降低人力成本!!!”
安迪·格羅夫點點頭,對此沒有意見。
三天後,應用材料公司和inte公司正是達成合作,簽署了協議。不過,該訊息並不對外宣佈。
自此,應用材料公司得到了inte公司龐大訂單,資金雄厚,斥巨資繼續投入到研發當中,將遠遠領先於其他半導體裝置製造公司。與此同時,王寧國提供為應用材料公司副總,並擔任技術長一職,成為了該公司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李則天和執行長詹姆斯·摩根。
inte公司要建立晶圓代工工廠,李則天第一個想到的人才自然是臺積電的創立者張忠謀。
張忠謀這人比王寧國成名更早,27歲那年,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積體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之後,1972年,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當時的德州儀器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萬員工,其中一半歸張忠謀管。他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
只不過,到了1970年代末,英特爾在記憶體市場所向無敵,當時的總裁夏柏重視消費性電子産品,不願加大投資半導體,而張忠謀性格過於剛烈,不願予人妥協,在公司內外不同場合都大聲疾呼加大投資半導體,可是卻得不到支援,最後在1985年被臺灣當局請了過去,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隨後建立臺積電,為臺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産業升級貢獻卓著!
很多人都稱他是“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但他其實並非臺灣人,從小出生在浙江寧波,童年時光大部分都在香港度過,之後去南京念高中,再之後去了臺灣,沒待多久,就去了美國,獲得了美國國籍。其大學本科唸的是哈佛大學,碩士上的是it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讀的是斯坦福大學,全美國最好的三所學校都給他讀遍了,十分牛x。
其實,李則天只是在想,既然張忠謀與臺灣的聯系不大,那麼此時此刻當他事業遭遇低谷的時候,將其拉攏過來,成功率應該是很大的。
想到這,李則天立馬讓東方玉琴聯系張忠謀,約他見面,要搶在臺灣當局前面動手!
張忠謀如果站在自己這邊,無疑是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同時還得到了一位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挖張忠謀都是必須的!
很快,張忠謀就接到了東方玉琴的電話,這時,他感到非常的詫異,李則天與他毫無交集,為什麼突然之間要約他見面?
李則天雖然年輕,但是名聲在外,已是華人翹楚,甚至可以說是世界華人的代表!而張忠謀雖然身在德州儀器,是inte公司的競爭對手,但也對李則天佩服不已。於是,他很爽快的答應了這次見面。
第二天,張忠謀便從德克薩斯州趕到了洛杉磯,隨後來到了比弗利山莊的一家酒店與李則天見面。
之所以不在家裡見面,那是因為李則天擔心狗仔隊在他門口拍照,導致他在挖角過程平添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