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深看到了奴隸們的絕對忠誠後,十分滿意的從圖騰柱上跳下來,讓三首國國君帶他去佔領王屋山的地盤,沒有三首國國君出面,直接去佔領三首國的地盤,肯定要浪費時間去打一架,郝智深覺得沒必要,所以依舊挾持三首國國君前去。
王屋山和姑射山同屬一條山脈。其中三首人控制的大半段礦産豐富的山脈名叫王屋山,姑射國控制的小半段礦産貧瘠的山脈名叫姑射山。
王屋山下駐紮著三首人的五個大型的部落,但現在這五個部落的三首人都在國君的命令下遷徙出去,而郝智深帶來的奴隸們則成了部落的新主人。
奴隸們翻身做了部落的主人,讓奴隸們都歡欣雀躍起來,把郝智深當成他們的父母千恩萬謝。
得了奴隸和囤積在三首人部落中的大量靈石,並得了一座礦脈後,郝智深十分滿意,所以履行諾言,放了那三首國國君。
郝智深的隨從伯風勇士雖然敬佩郝智深的一諾千金,但他們眼下的情況並不好,因為四萬奴隸都豪無戰力可言,一旦三首人翻臉報複,剛剛建立起的國家將毀於一旦。
而在眼下國家新建,毫無戰力的情況下,繼續挾持三首國國君,即可以避免三首國的報複,也可以藉助三首國的力量抵擋入侵者。
郝智深覺得伯風勇士分析的很有道理,所以他把奴隸們選出來的五位酋長找過來,告訴五位酋長當下不利的局勢,讓五位酋長做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便是回去繼續做奴隸,第二個選擇就是使自己盡快變強,將外敵的入侵擋在部落的門外。
五位酋長中有四個是老者一個是青年,那四個老者很多年前便是某個小部落的酋長,由於實力太弱被俘為奴隸,今天翻身當家做主人,他們自然不想再回去做奴隸,但讓他們變強,然後擊退三首人什麼的,他們又覺得不可能,因為三首人的身體素質本身普遍比普通人族強,同樣實力的情況下,三首人能輕松消滅普通人族。
更何況,他們只是一群皮包骨的奴隸,和三首人戰鬥只有死路一條。
四個老酋長說的喪氣話讓那一直沉默不語的青年酋長十分不滿,待老酋長們把話說完後,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時,青年酋長站起來對郝智深說道:
“國君,我選擇變強,將外敵的入侵擋在部落的門外。”
郝智深終於聽到了他想聽到的聲音,所以有些興奮的問道:
“年輕人,你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大家盡快變強麼?”
那青年酋長似乎早就想好了一般說道:
“啟稟國君,因為長期做奴隸使我們國家的人習慣了逆來順受,難有鬥志去和曾經欺淩他們的人戰鬥,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依舊想被奴役,並不代表他們不憎恨奴役他們的三首人,所以我想把人們的不甘和怨恨喚醒,從而激發他們的鬥志。”
“說的好,我想你已經知道怎麼讓部眾們有鬥志了,所以盡快讓我見到效果。”
郝智深贊許的說道,郝智深本來想給奴隸們講點成功學,讓部眾們每天早晨喊口號來激發鬥志,但聽了青年酋長的話後,覺得不甘和怨恨可以激發出更強的鬥志,所以郝智深選擇讓青年放手去幹。
那青年先謝過郝智深對他的認可,然後說道:
“國君,在激發部眾的鬥志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給我們的國家起個響亮的名字。”
“看來名字你也想好了,快說出來聽聽。”
郝智深一直在為他建立的國家想名字,本來還想用大唐,但把大唐這名字用在上古時代實在別扭,所以正苦思別的名字,剛還想了個國名叫塞伯坦,但很快就他被否定了。
那青年酋長感覺得到了國君的認可,所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