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那樣混在難民中,倒也走的順利。
誰知,在剛踏入西南府邊界時,逃難的隊伍中突然衝出一隊手持長刀的土匪,見人就砍。
於混亂之中,其一家人被衝散。
奶嬤嬤烏桂月攜陶予安走失。
躲過土匪後,他們於原處逗留十餘日,如瘋魔般尋覓陶予安與烏嬤嬤,然一無所獲。
后土匪再度來襲,他們只得繼續奔逃。
只是,陶家人心有不甘,遂兵分兩路。
一路護著洛輕鴻與陶予平依原計劃路線前行,另一路則去尋覓烏桂月及小公子陶予安。
後來,尋找陶予安的那一路人馬,始終沒有回去,也與陶予安跟烏嬤嬤一樣,從此杳無音訊。
待暴亂平息、外敵擊退,全國軍隊進行了整編。
陶遠銘因在那兩年的征戰中,屢建戰功,身份不斷變更。
尤其在大兗平亂後,因救駕有功,被直接封侯。
而烏嬤嬤一介不識字的婦人,只知自家將軍是西南軍副將,然連“陶遠銘”三個字如何寫都不知道。
正因如此,陶予安長大後,多次託人打聽始終無果。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失蹤的三十六年裡,陶家遣出尋找他的人也從未停歇。
只是他們壓根沒想到,烏嬤嬤會迷失方向,走到了相反的西北方。
而且,在最偏遠的兔子不拉屎的西北府靈山縣陶家莊落戶。
陶予平說到這裡停頓下來,難過的說:“這些年的尋找並不順利,不是被誤導就是有人假冒。”
陶凌曉皺眉說:“那些衝進難民中砍殺的土匪,真的是土匪嗎?會不會是我們的仇家?”
“我也想過,這些年從未停止過調查,但那時候兵荒馬亂,線索太少太少。
而且這些年,家裡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尋找小弟上了。”
陶予平說著,看向陶予安,神色間帶著絲絲哀怨,“小弟,你還不肯叫我一聲大哥嗎?”
仔細一聽,他這語氣里居然還帶著點兒撒嬌的味道。
陶予安看著陶予平,雖說從小就曉得自己有個哥哥,可那畢竟僅限於想象,跟真人站在自己面前那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烏丫丫瞅瞅自家爹爹,又瞅瞅自家大伯,興奮的兩眼放光,舉著小拳頭喊道:“叫一個,叫一個!”
陶予安白了烏丫丫一眼,這小丫頭,真是個漏風的小棉襖!
“砰”
不待他開口叫人,房間門被大力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