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為內閣閣臣辦事所在,自萬曆年間張居正領國事以來,文淵閣更為整個皇城的知名所在。
數月來,對於此處,易初三自然也是熟悉了。
眼下的內閣閣臣只有兩位,一位是年歲近八十的顧秉謙,一位是新任兵部右侍郎易初三。
如此,整個內閣的區域相當大。
每一日從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奏章甚多,易初三覺得自己……有點難,好在六科給事中在手,也能調遣一些人助力。
“又要軍餉?”
“打秋風?”
“想要軍餉,拿建奴的首級來換。”
“馮遠,擬令,著兵部撥銀一百萬兩,糧草一百萬擔,令袁崇煥修整關錦防線,加緊練兵。”
“軍器局新鑄造出來的五十門新型紅衣大炮送往遼東,以為所用。”
“今歲過去,遼東如果傳不回來大捷,袁崇煥不用待在遼東了。”
“擬令之後,交給顧大人一覽!”
掃著手中的一封奏章,是遼東送來的,說是建奴最近正在準備攻打朝鮮,定有所謀。
所以欲要練兵、修築要塞,以待接下來的戰事。
於此,自然可以。
就是……要了東西,也要拿出成果不是。
軍器局那邊已經將自己嶄新的紅衣大紙落下,是略有改進的紅衣大炮,射程更遠,威能更大。
至於更先進一些的線膛炮,接下來有的是時間,打建奴的話,眼下的紅衣大炮足夠了。
“是,大人!”
馮遠!
六科給事中的兵科主事,品級不高,只是六品官。
可按照六科給事中的地位,那是相對於六部設立的,權位不消說,聞大人之語,頷首一禮,便是擬令。
“山西、陝西的災禍!”
“江興,擬令!”
“著山西、陝西、四川一地的承宣佈政使按照前幾日本官親自擬定的發展綱要,給予落實本省水利、道路、農田。”
“三個月後,錦衣衛會暗地核查!”
“每個省一千萬兩銀子,以及後續一千萬擔糧草,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抬手又拿過另外一份奏章,掃了一眼,召過另外一人。
“是,大人!”
江興一禮。
直接擬令去了。
自休沐歸來,易初三便是於內閣拿出自己對於大明朝接下來發展的五年規劃,涉及兩京一十三省。
預計消耗銀子至少兩萬萬兩,或許更多,涉及大明朝各個方面。
對於官制的改革!
對於科舉的改革!
對於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