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十七年二月初七這天,就這麼過去了。
這一天是驚蟄。
驚蟄的意思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震動了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蟲豸。
這一天京城裡發生了兩件大事。
死了很多人。
的確算的上是一道驚雷了,驚動了京城裡上上下下,不管公卿王侯,販夫走卒,城狐社鼠的所有人。
如果說古小安這個名字之前還只是賭客嘴中的名人,江湖客眼裡的豪傑,某些公卿飯桌上的茶餘談資。
那麼現在,這個名字就是一道驚雷,如雷貫耳。
因為這一天,他不僅堂而皇之的殺上了太子府,殺了太子麾下十三神將之一的獨孤鬱,還在青龍司的包圍下全身而退,皇帝來了聖旨救了他,他卻是皇帝的旨意都不接,揚長而去。
這樣的妄人,狂人,這天下多久沒有出現了?
而且這些事情裡牽扯著皇帝,太子,朝廷,那就已經不是江湖事,而是廟堂事了。
這就更是熱鬧了。
這種熱鬧以至於連第二天就要到來的三年一度的春闈,都給壓了過去。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是隻知有古小安,而不知有狀元來。
二月初八這一天早上。
本來按照往常慣例,人們都會早早起來迎新。
所謂迎新,便是到京華門外,禮迎從全國各地而來的武科新人。
此項舉措,最初源自泰安年間,當時千年一遇武聖張子虛張麒麟入京,因張麒麟不僅武功極高生的又是俊美到了極點,遂引得全京城的人都爭相觀望,張麒麟過京華門時,在場之人多有從其身上看到有麒麟之象奔湧,是飛黃騰達之兆。
後張麒麟果然高中奪魁,一路青雲直上,武功進境也是一日千裡,於二十七歲達到天下大宗師境界,駭人聽聞,乃史上之最,所以有千年一遇武聖之稱。
後人根據張麒麟經歷效仿之,也是於初八這天早上從京華門入京,妄圖再創神話,卻是終無所得。
但因為效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這項舉措竟成為了一個傳統,春闈武試之前,武科新人初八前皆不入京,初八早上再一同入京,京中百姓也有了習慣,便是初八早上來迎新,品頭論足,熱鬧一番。
只是相比起往年,今年迎新的人實在是有些太少了,早上辰時正一刻,武科的新人們從京華門外紛至沓來,有結伴成群的,也有單獨一人的,皆是意氣風發,顧盼之間少年氣盈然。
只是等到他們走到京華門口,正打算停駐一番,供京城百姓品評,說不得撈幾個傾慕者一道去了迎春樓投簽的,卻是愕然發現,京華門左近基本沒人。
或者說,人是有的,但與從前將京華門擠得滿滿當當相比,這寥寥幾十個,實在算不得人。
“這……諸位怎麼看?”有武科新人忍不住,向與自己同行的夥伴低聲問道。
他的幾個同伴也是面面相覷,不明白今年怎麼會這樣,難道說他們來早了?還是說今年迎新改了日子?
有人有心向附近的京城百姓詢問一番原因,但一張嘴,又覺得實在是有些丟份,而且瞧那些前來迎新的百姓一副沒有睡醒,哈欠連天的樣子,估計也問不出什麼。
於是一場原本熱鬧非凡的迎新會,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寥落場。
一群武科新人滿肚子疑問和不爽地進了京城,過了京華門,直向著迎春樓走去。
迎春樓,這個春字可不是春天的春,而是春闈的春。
這家酒樓平常年月生意也就一般,但一到三年一期的春闈,卻是火爆非凡,堪稱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