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安眯著眼睛看著去而複返的拓跋燕之。
拓跋燕之感覺到憤怒,他同樣也感覺到憤怒。
這個拓跋燕之幾次三番,不依不饒,彷彿就是吃準了古月安完全不敢拿他怎麼樣。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古月安在大雨裡,垂下了眼瞼,目光有意無意地看向了拓跋燕之握劍的手腕。
小舟破浪而來,拓跋燕之再一次離古月安只有兩丈之地,這一次他沒有像之前那樣冒進了,他變得更加的沉穩,或者說,他已經吃過一次虧,已經有了教訓。
一直到兩船隻有一丈之遙,他才拔劍而出,踏步,一劍,極其的沉穩有力,完全不似之前那一招力劈華山的浮誇,喧囂。
若是有熟知漠北鐵劍門狂沙劍法的,便會認出,拓跋燕之這一招正是狂沙劍裡最穩定也是最難以找到破綻的一招進招,平地起砂。
拓跋燕之在江湖上能夠被排進年輕一輩高手的前十,又在前年的小春闈裡了拿了探花,倒也不是完全的浪得虛名。
至少他在完全沉浸下來以後,確實有那種實力,他那一劍四平八穩,卻是在斬出的瞬間,挾裹著那些落下的大雨,讓人的確有一種平地起沙的錯覺。
拓跋燕之一劍斬來,古月安還沒有起身,倒不是傲慢,他當然不會因為才剛贏了拓跋燕之一次,就覺得拓跋燕之不堪一擊,完全就不認真對待,事實上,作為一個從穿越以來就不斷處於無路可退的絕境裡的人,古月安對待每一次的戰鬥,都是認真到了極點。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後一直都空無一人。
他沒有出手,是他在等,等一個最佳的出手時機,以他現在的拔刀速度,以及他對於拓跋燕之的瞭解,並不需要一定去搶著出手,等一個最好的出手時機,才是更重要的。
而果然,就在拓跋燕之的大劍臨門之際,古月安聽到了一陣輕微的鎖鏈震動的聲音,來自他的左側。
伴隨著那輕微的鎖鏈聲的,還有狂猛到完全沒有了風壓的破風聲,是劍奴!
拓跋燕之這第一招,就是不留餘地了。
古月安拔刀。
聽到那陣輕微的鎖鏈聲的不僅僅是古月安一個人,在場那麼多的高手,比古月安察覺的早的也是大有人在。
雖然大部分人都不太瞧得上拓跋燕之這個人,但看到這一幕也是微微點頭,這拓跋燕之或許狂妄自大,但在有了一次教訓以後,他立刻收斂了那些東西,第一劍出就是完完全全的全力殺招,獅子搏兔尚且用盡全力,更何況是面對古月安這種大敵。
當然,最重要的是,拓跋燕之這一招堪稱完美,古月安若是硬接,必然要受到兩面夾擊,他只能退而再戰,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拓跋燕之必然會毀了古月安的座船,到時候,就是謎底揭曉的時刻了!
但下一刻,立刻,所有人都失望了,因為古月安,真的打得太聰明瞭,也太果斷了。
他沒有第一時間出手,而是等到拓跋燕之露出了所有鋒芒以後才出手,乍一看是完全落在了下風了,已經徹底陷入了拓跋燕之製造的局面裡去了,他的選擇看似是隻有後退一途。
但所有人都忽略了古月安恐怖到了極點的拔刀速度,以及他對於局面的洞察和對於拓跋燕之的瞭解。
古月安拔刀,搶先一步佔住了船首的位置,然後完全不管一旁襲來的劍奴,一刀直追拓跋燕之。
拓跋燕之那一劍看似平穩到了極點,一路平推而來,完全找不到破綻。
但是這裡並非是平地,這裡是大江之上,拓跋燕之一劍斬來,失了腳下的座船,就是失去了落腳點,失去了落腳點就是失去了根。
無論在哪種武理裡,腳,都是力量的根源。
拓跋燕之這一招看似四平八穩毫無破綻,但他最大的破綻,卻正是他的腳下!
古月安一步搶佔了船首,恰是搶佔了拓跋燕之的落腳點,也是踩住了拓跋燕之這一招後續的所有變化,他這看似簡單的踏前一步,卻是完全踩住了拓跋燕之的死穴,讓人在空中將要落地的拓跋燕之渾身難受的像是被人在心口猛擊了三掌。
原本古月安將徹底陷入被動捱打的局面,卻是用這一步,死中求活,反而將節奏徹底掌握在了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