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嶺巖對于丹藥,完全是個外行,問道:“斂丹入氣?什麼東西?”
金聚財見慣了千嶺巖的孤陋寡聞,但還是忍不住挖苦幾句:“這都不知道,你真是好見識!”
千嶺巖撇撇嘴,道:“就你知道的多!”
“你還真別說,這些事我就是知道的比你多,今天我就好好跟你說說這斂丹入氣。”金聚財一揚腦袋,侃侃道來,“煉制藥散,只需將藥材炮製,製成散狀。而丹藥與藥散不同,在收丹之時,需將藥液或者藥散煉成丹形。收丹也稱斂丹,在斂丹之時,有善制丹者,能將自身之氣打入丹藥,增強其屬性之勢,或以回之氣加強治癒之效,遂名為斂丹入氣。”
“這有這等講說?我倒是聞所未聞。”千嶺巖道:“我還以為藥散只是散狀,而藥散和上水或者蜂蜜,汆成丸子,就成了丹藥哩。”
“千嶺巖,真服了你了,什麼你也敢想。丹藥、藥散之差天差地別,這丹藥不能大量製作,只能少量煉制,屬於高檔的藥品,藥散卻可批次製作,面向大眾。丹藥相較藥散,無論是外觀、儲存時長,還是藥效藥力,都比藥散強上許多。若是真和你說的這般,丹藥還有什麼稀奇的。”
莫遠笑道:“隔行如隔山,巖兒不懂,是在情理之中。”
“還是莫醫師說話公道。”千嶺巖道。
莫遠道:“這生肌丹藥方,我多加改進,效力以必之前更好。但效力的關鍵還是柳兄的活之氣。”
生肌丹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丹藥,乃是用來治癒外傷,但是尋常的生肌丹遠不如莫遠的生肌丹藥效強大,尤其是在丹藥中打入活之氣後,尋常的生肌丹更是無法與之相較。
只是這生肌丹效力再高,也是生肌丹。他們金家商會是新晉藥商,名頭不響,以生肌丹和止血散怕是打不開門路。
金聚財道:“不知兩位師傅,可還有其他的藥方、丹方?實不相瞞兩位,莫師傅生肌丹確有奇效,其他藥堂、丹房的生肌丹難以與之相比。可我金家商會初入此行,名聲不響,恐會埋沒聲名。可若是兩位還有高超的丹方,最好是隻有我們能做的丹方,我們以此開啟門路,可以事半功倍呀。”
莫遠面露難色,道:“我與柳兄雖通曉藥理,但對藥方、丹方卻未有修習鑽研。我是沒有其餘的丹方了,柳兄吶?”
柳籍同樣為難,道:“我從未收集過丹方、藥方,我恐也是無能為力。”
柳籍、莫遠二人空有醫術,卻沒有將其作為生財之道,治病救人的方子不少,對於用於生意的藥方、丹方並未收集研習,如此便很難辦了。
千嶺巖道:“師父,我看你治病救人不是很多的方子嗎,隨便給他一個不就完了?”
金聚財道:“這不一樣。兩位師傅開的方子,乃是完全針對病患,而非針對大眾。再者說,兩位師傅的方子中的藥材可能會有偏、稀的藥材,如此便不能大量製作了。”
“原來是這樣。”
正在千嶺巖和金聚財說話的工夫,柳籍忽然想起什麼,道:“煉丹一途,我雖未浸淫,卻也摸索過一段時間,那時我突發奇想,做過一種丹藥,只是這丹藥並非用來治病救人之用,我便再未做過。”
“哦?柳師傅快說,是什麼丹藥?”
柳籍道:“其名為回氣丹,用於補充靈氣。”
金聚財驚訝萬分,卻有些難以置信,問道:“柳師傅,這世間的氣何止千種百種,回之氣能補充任何種類的靈氣嗎?”
柳籍信心滿滿,道:“陰陽之氣乃是萬氣本源,在斂丹入氣之時,將陰陽之氣打入丹藥,讓丹藥攜載陰陽之氣。人服下丹藥,煉化之時,有藥物輔助,便可將陰陽之氣化為自身之氣。只是藥有限制,用之越多,效力越差。”
金聚財聞言,雙目放光,死盯著柳籍,嚇了柳籍一跳。
千嶺巖喝道:“金聚財,你小子有病啊。”
金聚財回過神來,道:“柳師傅,我太激動,失禮了。您別見怪。”
“無妨,無妨。”
金聚財道:“但凡藥師,多用水之氣或者回之氣,因此斂丹入氣之時,只能打入水之氣和回之氣。不料柳師傅之陰陽之氣,竟能補充萬氣,實乃天下奇聞呀。”
千嶺巖大喜,道:“如此說來,你這商會,能開藥堂了?”
金聚財哈哈大笑:“這有何不可嗎?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需廣做宣傳。”
“如何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