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節後第三日,中山國的使者崔松,與向國的使者柳原,聯袂來到王宮前,請求面見周寒。
秋收節裡,上京城非常熱鬧,可兩個使者卻過得十分揪心。
看著熱鬧繁華的上京城,儘管周寒讓人給了他們特意的招待,可是越是好的招待,越讓崔松焦急,因為他想到了他的國家,想到了國家正處在水深火熱當中,時刻擔心著向國會攻打過來。
而原本一直比較悠閒的柳原,在秋收節過後,也突然焦急了起來,周國上京城非常繁華,比向國的王都延蘇城還要繁華許多,但這並不是他最在意的,最讓他醒悟到的,是周國今年的免稅。
向國如今有三城之地,但仍不能做到免除一年百姓賦稅的事情,而周國不僅坐擁四城之地,百姓人數比起向國來說,也多了不知多少,卻可以做到免除全國一年賦稅,這背後所代表的周國國力,令他深思。
更何況,在秋收節前,那位自稱是周國國君書記的方有德,也帶著他去上京城西門五里外的軍營處去看了,讓他看到了訓練有素,裝備齊全的周國軍隊,巖山軍那面巨大的盾牌,罪贖軍的窄劍,都讓柳原印象深刻,而且,這還不是周國的全部軍隊,在那個方有德有意無意的話中,最少讓他知道了白虎軍、青龍軍、輔軍、長箭軍的名字,也讓他更為忌憚了。
原本以礦石換取糧食的想法,讓柳原突然擔心起來,他不知道自家國君的這個決定,會不會造出一個怪物國家出來。
在這幾個月裡,他已經知道周國缺乏礦產了,現在周國很多裝備,都是從僅有的礦區挖來的,輔以購買來的礦石打造而成,還有的武器,則純粹是從別國搶來的,如果向國為周國低價提供無數優質的礦石,周國的軍事實力絕對可以更進一步,最簡單的就是,周國可以再發展出許多的軍隊出來。
但柳原現在身處周國,沒法回延蘇城向國君提議,他只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周國繼續請求同盟,而這一次,他的期望要比之前更加深刻了,如果周國不同意結盟,那向國在面對燕國前,首先就得面對如同怪物一般的周國,這絕對不是向國上下想要看到的,本來向國兩年前在與燕國的交戰中,就因為地形原因,處於下風了,如果再惹上週國,燕周兩國同時對向國發起進攻,向國就將會被滅國。
因此,柳原也沒有了輕鬆看崔松的心情,與崔松一同前往周國王宮,請求周國的國君給予他們答案。
在王宮裡的周寒,聽到兩人聯袂而來,本來不想這麼早告訴他們自己的決定的,想再晾他們幾天,可惜兩人似乎打定主意了,讓傳話的侍從告訴周寒,如果他不告訴他們結果,他們就在王宮門前住下了。
周寒無奈,只得讓人領兩個使者前往文武殿。
“兩位使者,秋收節玩得如何?”在文武殿內久違的再見到兩個使者後,周寒輕鬆的問道。
“多謝周公關心,周國的秋收節十分紅火,卻讓外臣更加擔心我國狀況,還請周公能給個答覆,好讓外臣能及時回覆我國國君。”因為心情焦慮,崔松向周寒行禮後,就直入正題了,絲毫沒有給周寒說閒話的機會。
周寒搖了搖頭,感覺自己將兩名使者似乎『逼』得太過了,不過,他並沒有立即答覆崔松,而是看向了柳原。
“周王,外臣也是同樣,還請周王給予答覆,只要周王同意,在松茸城便有使者前來。”柳原的任務只是來確認中山國是否會併入周國內,以及周國是否會答應與向國結盟的。
兩國結盟是個非常嚴肅的事情,可不是他這樣的使者說一句話就可以確定下來的,必須由有資格的向國大人物,來周國的王都,與周國的宰相親自簽署,而一旦結盟,任何背棄同盟的舉動,都會讓周國在各國間的信任大失,也會影響到民心的,畢竟一個失信的國君,也會讓百姓不信任的。
在原梁國王都,現在的松茸城內,一直有一支使者隊伍在等待著,一旦周國確定要結盟了,柳原就會讓人向松茸城傳信,松茸城的使者隊伍就會前來。
既然他們著急,周寒再次看向崔松,問道:“崔使者,你可知道柳使者前來的目的。”
崔松雖然猜測柳原的目的是阻止中山國向周國臣服,但是剛才兩人的對話,又讓他有些疑『惑』不解,因此搖了搖頭:“外臣不知。”
周寒向他解釋道:“柳使者這次來,並非是阻止中山國的,而是來與周國結盟的。”他看到崔松的眼睛,在他說完後便睜得溜圓,於是問道:“向國並不會攻佔中山國,那麼中山國是否還要向周國臣服呢?畢竟如果臣服,你們以後每年都得向周國進貢不少的貢品吧。”他一直看著崔松,想看看他會有什麼反應。
向國的真實目的,的確讓他大吃一驚,他這麼焦急,就是生怕在他待在周國時,向國會進攻中山國,但周國的國君卻說向國不會進攻中山國,只是來與周國結盟罷了,這讓他有些動搖了,因為確實如周寒所說,一旦確定了臣屬,他們中山國每年就都需要向周國進貢許多貢品,這些貢品不單是錢財,而且貢品如果不能讓周國滿意,那周國即便派兵因此派兵攻打中山國,也沒人會覺得周國有錯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