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聽到魏三立的囑咐,認真的點點頭下去了。
看到離開的劉四,年近四十的魏三立坐在縣衙內的椅子上,雙手掩面,嚎啕大哭了起來,聲音驚人,彷彿是將所有的力氣都用來哭喊了一般,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如果是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哭喊的人死了全家一樣呢,魏三立費盡心思獲得的財富,很快就要全部送人了,他又要成為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了,這讓他不論如何都無法接受,但與自己的命相比,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聽到身後傳來的魏三立的哭喊聲,劉四不禁無奈的搖了搖頭,快步的離開了縣衙,只是,在離開縣衙大門時,他的嘴角不自覺的向上彎了一點,『露』出了一絲意義不明的笑意,但很快那詭異的笑容就消失了,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除了武安縣以外,其餘的原元國縣鄉,都在為此討論不絕,但他們都很快的做出了決定,如同劉四所說的,所有人都明白,元國已經完了,以後這片土地的統治者,就將是周國了,其餘的縣鄉的縣令鄉長,可不像魏三立這麼無智,他們大多都是被原元國的國君選拔出來的較有能之人,在思考了一番後,都明白,只要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就必須得到周國的承認,否則是無法抗衡打敗了元國軍隊的周國的,更不用說自立為王或是投奔他國之類的想法了,他們是想都沒有想過。
因此,各縣鄉的主要人物,都開始了前往原元國王都的行程。
.....
在距離宛城被攻佔了一個月後,從周國王都出發的,程道仲派遣的隊伍,也終於趕到了宛城外。
率領這支隊伍的人,是顧子瞻。
他看著眼熟的城門外,一個碩大的嶄新的‘宛’字,被雕刻在城門頂端的中央,城門下,無數的人在接受那熟悉計程車兵的檢查過後,進進出出的,好不熱鬧。
熟悉的景象,不熟悉的人,讓顧子瞻感嘆了一句物是人非。
隨即他帶著隊伍來到城門外,自然的被守門計程車兵攔了下來,顧子瞻出示了周寒給他的令牌,說明了隊伍的來歷,士兵們急忙驅趕排隊等待進出城門的人,讓開城門,讓來自王都風塵僕僕的隊伍進去。
一伍士兵,守護著隊伍,也引領著他們前往王宮,面見國君。
顧子瞻坐在牛車上,看著城內熟悉的景象,他在這座城裡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現在又回來了,往年的景象在他眼前浮現而出,但是此刻,他彷彿不能認識這個他原本應該熟悉的城了。
一路走來,他發現,有不少被繩索束縛住的人,艱難的拿著工具,在為平民百姓修繕房屋,在修整道路,不少士兵在街道上巡邏,卻沒有讓平民百姓們害怕而躲避,看到這些士兵,許多百姓都『露』出了笑臉,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完全無法想象這座城經歷了一次戰爭。
最讓顧子瞻詫異的,就是那些百姓的表情了,他們的情緒很高漲,臉上的表情很輕鬆,不時有百姓當街讚美周寒,讓人根本無法想象得出,這些百姓,在一個月以前,還是另一個國家的百姓,完全沒有亡國之人該有的神情。
而且一路看過來,就連乞丐都少見了。
當經過一些以前認識的人的大宅院門口時,顧子瞻更是為那些宅院門口的情況弄糊塗了。
那些大宅院裡的人都想出來,但是被守候在門外計程車兵手中冰冷的長劍給攔住了,一些人不得不向那些士兵下跪,甚至痛哭流涕的哀求,但那些士兵根本不為所動,但凡有人想強闖而出,他們就會以長劍相向,完全不留手,這使得那些即便內裡有護衛的人家,也不敢讓護衛保護著他們出來。
這其中,也包括顧子瞻的一些老友,只是情況不明,顧子瞻不敢去詢問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他想著先見見國君再說,如果可能,他還是想為他原本的一些老友說說情的,至少在顧子瞻看來,應該不是什麼大事,否則就不是士兵守門這麼簡單了。
喜歡成皇霸業請大家收藏:()成皇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