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程道仲平日辦公的位置上,這案几上並沒有多少竹簡和絲絹,與在大殿時的感覺不同,讓周寒有種很新奇的感覺。
潘雄被他趕出宰相府外面守著了,他這一大塊頭,站在宰相府內,就像一堵牆一樣,妨礙了許多人的工作。
他的身邊只留下塗悅這位內侍總管服侍。
周寒看到所有人都因為他的在場,而停下了工作,立即皺起眉頭,向他們揮揮手,趕他們去工作,又點了一名宰相府右輔佐來為他講解宰相的工作。
宰相府右輔佐,張和,向周寒介紹程道仲以往的工作:“王上,宰相大人以往主要處理的政務,我等輔佐都會先歸類好,較重要的事,都由宰相大人處理,一般的事物,我等輔佐會先看此事有無先例,如已有先例,則由我等照先例而批文,如無先例,則送於宰相大人批判,如有宰相大人無法決斷之事,則會交予我等傳閱,我等輔佐會給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宰相大人再擇優而判。”張和講解得很細緻,他一面講解,一面小心的觀察著周寒,如果周寒有表現得不耐煩,那說明周寒可能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他們就要做好周寒隨時會放手的準備。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周寒表現得非常有耐心的聽著張和講解,非常認真,毫無國君的架子。
張和悄悄對其餘幾名輔佐遞了個眼神,才從自己的位置上,拿過幾張寫有公文的絲絹,說道:“王上,這幾份公文,都是需要宰相大人籤批的,您看看。”他放下那些寫有公文的絲絹,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辦公了。
周寒看著面前案几上的公文,有了一絲上輩子上班的感覺,這感覺讓他有些懷念,隨後便打起精神,翻看公文。
這些公文都是一些不算太重要的事,比如司空署要錢,為打造武器防具和購買銅礦,必須由程道仲批覆後,再交予管理國家財稅的司農署苗有為出,讓苗有為計算清楚後,再交回宰相府宰相處批示,最後再發回給苗有為,苗有為才能把錢給司空署,過程非常繁瑣。
這篇公文,周寒看得很詳細,畢竟司空署的武器防具的製造,都是他親自命令的,自然要批示,只是他看的是高常庚寫的一些詳細資料,按照公文上所說,現在周國的銅價已經比一個多月前上升了兩倍了,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他不禁皺了眉頭,銅價再上升,勢必會讓司空署的開支上升,而減少其餘署衙的預算,這必然會影響其餘署衙的正常運作,可是他也無法阻止那些商人們抬高銅價,周寒在絲絹上批示了個同意,又蓋上了程道仲的宰相印,但他心裡,卻恨不得立刻讓潘雄帶人,把那些抬高銅價的商人們抓起來施刑。
他又拿起一份公文看,這是臨水縣發來的,說是國境處有發現大型匪賊的蹤跡,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內,自剿滅那四夥大型匪賊後,周國境內安全了一段時間,對於軍隊,周寒又是改革,又是讓他們訓練對戰的,這讓國內的那些小匪賊們有些蠢蠢欲動了,更別說元國內打匪賊們,豈會看著周國境內日漸增多的商人,而不起貪婪之心呢。
周寒在這篇公文的空白處,寫下了自己的批示,他讓臨水縣用小的匪賊鍛鍊鍛鍊縣內士兵,對大的匪賊,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派人跟蹤瞭解他們的情況,再派人往國都報信,批示完後,他沒有再公文上蓋上宰相印,而是向塗悅要了自己的王印蓋上去。
輕鬆解決了幾份公文後,案几上幾乎空了,但周寒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累,一來他現在的身體才有十九歲,雖然沒有習武,但精力還算是充沛的,二來,這個時代的公務處理,公務處理效率很低,比起周寒的上輩子來說,如同小兒科一般,讓他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還覺得有些不夠,現在的他是幹勁十足。
看到周寒如此簡單的批示完了公文,幾名輔佐都很吃驚,國君比他們想象的還要能幹。
程德守立刻讓一名小吏去隔壁,通知那些等候在侍房內,等待宰相批覆的官員過來。
很快那些官員就在公房門外,抱著竹簡絲絹排起了長隊,不僅如此,他們還不時整理著衣著。
小吏已經告訴過他們,現在是國君代宰相在處理公務了,他們擔心自己的儀容不整,而讓國君不喜。
剛開始,是一位一位的進入公房,剛開始周寒還比較認真的看,隨著越來越熟練,周寒只看一眼就可以知道公文內的內容,不管是絲絹還是竹簡,上面的字數,比起電子文件的字數都要少得多,他不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腦子裡立刻就能得出公文內的內容,所需要批示的東西。
之後,覺得效率太慢的周寒,讓外面等候批示的官員三人一組的進來,他處理的速度也沒有因此降低,連帶著那幾位宰相輔佐官,也受到了影響,不知不覺的加快了自己的工作速度。
不過,大多數公文的內容都屬於不輕不重的,在周寒看來純屬雞肋,不批示,那些官員不敢動手,批示又不過是他“同意”兩個字就可以搞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