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婚事最終在圍觀群眾的起鬨下,曹國舅不得已出面,親自將生辰八字歸還,重新書寫了退婚書按下手印。
十禾便拿著退婚書,一步步踩在雪地裡,朝寧國公府的方向走去。
只不過,從她追到國舅府的那一刻起,她就無法再回家了,也沒有家了。
她的母親雖不會同意,也不會放棄她,至多不過責罵兩句,哪怕一直將她養在膝下永不出嫁。
她若不落髮為尼,是要讓寧國府蒙羞的,屆時便會連累姊妹,她不願叫母親為難。
她託人將退婚書送到了寧國公府,親眼看著小廝接過退婚書這才轉身離開。
她漫無目的的走了許久,不知去往何處,許是冥冥中註定,她側臉抬眸間,余光中落入靜清庵三字。
庵堂破舊,雜草叢生。
觀音殿內,觀音菩薩像肅穆於前,青燈燭臺,火光微微跳動。
十禾雙手合十,緩緩閉上雙眼,跪在了蒲團上,對著觀音菩薩像,叩首三聲後直起腰來,等待剃度。
有兩個尼姑,已端了水盆,取了剪刀剃刀,帕巾等物。
一頭如霧青絲隨髮簪抽離,盡數披散雙肩。
師太嘆息問道“施主當真想好,斷三千青絲,自此再不入那萬丈紅塵了?”
十禾垂目回答“信女寧十禾,願皈依佛門,自此與青燈古佛常伴。”
滿頭青絲於剪刀之下,一縷又一縷,落在地面,結成一層又一層,她的心倏爾很痛很痛,可這世間,大抵是沒有後悔二字的。
青絲落盡,便入佛門。
“自此世間再無寧十禾,只有靜思。”
她伸出指尖,輕輕觸控著再無半縷青絲的頭頂,雙手接過一串佛珠,合十道“靜思,謝師父賜名。”
淡雲流水,青燈古佛,她曾遇見的那個少年,初見便已是驚鴻,足以回味一生。
她只需將那段驚鴻剪影,埋藏於心,掩於歲月。
轉瞬便是六年整,歲月靜好平淡,便如流水一般。
小尼姑雙手合十,躬身道“靜思師太。”
十禾捻動指尖佛珠,將雙手合十,微微頷首。
庵堂古舊,香火不盛,觀音殿亦是年久失修,金像之上漆光斑駁。
手中佛珠停止捻動,十禾將雙手合十,虔誠俯身跪拜,又取了兩柱香焚於佛像之前,卻發覺那香已有些潮溼。
十禾取下那兩柱潮香,轉身去了殿後重新取了兩柱新香,確認此香可用之後,十禾便拿著香走出了殿內。
殿內外尚且隔了一扇屏風,屏風前驀然間出現了一個紅衣少年的身影。
庵堂之內,本就少有香客,男香客更是少見,十禾捏緊手中佛珠,正要上前,卻在徹底走出屏風前,猛然停住了腳步。
她渾身都在發顫,捏著佛珠的指尖不斷的收緊,又鬆開,一顆一顆用力捻動。
少年抬眼風姿依舊如故,分毫未改,紅衣有如烈火。
那千世浮華,於少年眉眼間,緩緩綻放,如夢似幻。
紅衣少年透過屏風,看向十禾,張唇道“師太。”
十禾收回顫抖的指尖,竭力壓下心頭巨浪,回了句“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