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傢俱這些可馬虎不得,這關繫到一個人的品味。
何紅奼說她現在正帶著好姐妹,在幫忙挑選,請姜一誠務必相信她的眼光。
聽到這裡,姜一誠感激了一聲,雖然他也覺得怪怪的。
一個才認識不久的女人,居然在為他的新家不斷張羅。
不過想想也是,他滿足了對方的身心需求,對方這麼賣力為他做事,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天,又來了許多桌椅,還有一些多媒體電腦。
直到第三天,又來一些體育用品,還有剩下的沙發桌椅之類的……
至此,所有的東西總算張羅完畢。
村民們看在眼裡,每天這幾輛貨車來來回回,來一趟他們就震驚一趟。
一下子買這麼多的東西,姜一誠真是有錢啊!
他們歡呼雀躍,一方面為姜一誠的新家建好表示恭喜,一方面更是在高興,村裡的小學終於要投入使用了。
以後,他們就不用大老遠送孩子出去鎮上讀書,亦或者讓孩子讀不起書。
長壽村裡,還是有許多失學兒童的。
雖然國家在兒童的教育方面有資源傾斜,但大多數人因為窮困潦倒,又或者路途遙遠等諸多不便,沒有讓孩子去上學。
他們覺得,與其讓他們的娃兒去上學浪費時間,不如在村裡放放牛,幫幫拔拔草,曬曬穀子……
起碼也是個勞動力,能賺點小錢。
但現在不同,姜一誠曾經當著所有人的面說過,小學所有的教育資源,全都免費。
包括各種牛奶、早午餐,都不會讓孩子們交一分錢訂購,所有人都有份。
這各種免費的福利,可讓許多在長壽村打工的鄰鄉村民羨慕不已。
這兩天有不少人在打聽,能否讓他們的孩子也來這裡上學,哪怕交點錢,也比去鎮上的二小方便,也強得多。
而姜一誠給到的回複是——
臨近鄉裡的其他村子,都可以讓孩子免費來上學。
但必須簽署一份協定,因為現在的小學還處於試運營狀態,給孩子們上學籍之類的,還是個問題。
不過他承諾,會在這一個學期裡全部解決,小學會越辦越佳,而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聽到姜一誠的承諾後,鄰村打工的人們都沸騰了。
本以為多少要交點錢,沒想到姜一誠卻是如此慷慨解囊,至於那什麼協議之類的,簽就簽了。
總之,既不用他們出一分錢,又能讓孩子不離他們太遠,就近上學,這是大大的好事。
每天早上,他們只需要騎個腳踏車,或者開個三輪車之類的,就能送孩子來上學,自己順便也在這裡打工……
多方便啊!
好事不嫌多,驚喜一波接著一波。
這一天,姜一誠在眾人吃著盒飯的時候出現,當場問起了眾人,有誰會開三輪車之類的,卻是惹起了鬨堂大笑。
仔細一想也是,他自己也覺得這個問題有些多餘。
在鄉下這種地方,能有多少人不會開三輪車?
只要有點小錢,三輪車可是農村人居家旅遊必備的工具,就跟城市裡四個輪子的車是一個道理。
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姜一誠想僱傭幾個司機,在臨近幾個村子裡定時來回開車,司機的工錢他給,但不收乘客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