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姐拿著一串葡萄,說要送上一串葡萄,給大家在車上吃。
看著陳姐那真誠的樣子,十分的純粹且淳樸。
眾人也都接下了,她所贈送的禮物。
在車上,大夥兒分享了這份甜蜜。
楊立新看著這些葡萄很小顆,可是跟我們平常吃的葡萄很不一樣。
甜甜酸酸的,也沒有核,吃了後,沒有一般葡萄的那種澀澀,反倒還有回甘,連皮都不捨得吐的那種。
當然,作為回報,楊立新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陳姐推廣她的民宿。
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有來有回嘛!
養老,或許這民宿才是最終的歸途。
此時此刻,楊立新不禁想,什麼菜是生活素質?像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跟同事內卷,爭奪一些並不存在的價值,這並不是人生的追求。參考那位老太太的例子,並不是富豪才能實現,其實,普通人也都可以。這海邊的民宿,其實比酒店還是便宜很多的。
海邊的人,也會有錢掙,只需要提供一些海鮮,有民宿住。周圍有海鮮市場,也有吃的小餐館,價格都十分親民。
這要是來養老,還真的可以。陳姐也好,那位老太太也罷。
她們都各自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活,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思考生活;放下執著,在不影響他人而追求自己的快樂即可。
幸福非必然,懂得感恩,身在何處也是樂土,每天優哉遊哉漫步在生活的寫照,就覺得舒適。
他開啟了車窗,吹著海風,遠望著大海,他感覺自己相對於海來說,簡直太過於渺小,猶如滄海一粟。
漸漸地,他思緒被開啟,靈感不斷浮現,他感受到了寧靜帶來的安詳,他開始逐漸明白,為何大作家們都喜歡找一些遠離煩囂的地方居住,因為只有這種地方,才能帶來創作的靈感,才可以讓他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創作。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李白的這首詩《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正是這個困難的時期最真實寫照,在這個多事之秋的時期,可以在海邊度過這寧靜的日子,不得不說,是一種奢侈的享受!這算是福氣吧!
潔白的沙灘、海天一色,欣賞著這日落的時分。
夕陽西下,願所有的煩惱、憂愁,隨著晚風、隨著夕陽一同落下吧!
一貫來,楊立新都是比較喜歡來大維灣、瀾東這種海邊,也不知道為何,估計是前世的記憶吧。
他記得第一次來海邊,還是初中的時候,那時,他們坐著小木船出海,這也是這條小木船最後一次遠航了,如今小木船據說被一個商人購買了,如今放在他家作為展品。
那時他第一次見到了大海,見到了來自大海的問候,那種海腥味,他居然一點也不反感,他非常喜歡,來到海邊,真的會有一種比其他地方來的放鬆的心情,這種心情是沒有來到海邊的人,所無法理解的,這是一種十分愉悅的心情。
當然,那個時候的他更加的無憂無慮,才能真正體驗到大海帶來的歡快,在其他孩子都在想著,待會兒去哪裡玩機動遊戲的時候,楊立新似乎愛上了這大海、海邊所帶來的幸福。
吃海鮮、在沙灘堆沙。看似很簡單的一種生活,在楊立新看來彌足珍貴。
什麼是生活素質?以上便是。
車開得飛快,很快就上了高速,平滑的道路,眾人的疲憊也逐漸浮現,身心逐漸放鬆。
看著楊若筠的背影,楊立新的雙眼皮逐漸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