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楊立新繼續在路上逛著,在拍完路上的情況後,竟然逛到了文創街。
這裡的民宿、餐飲店都大門緊鎖。
完全沒有想到,鄰家小姐姐的店鋪也已經關門,楊立新摸著門上那粗粗的鐵鏈,不禁擔心起她的近況來,不知道她如今如何呢?
可是,他又不知道辛婉的電話,根本無法瞭解她近況。
無奈之下,他只好原路折返,電腦開啟後,本想玩一把遊戲,可是一想到自己待業中,前途未卜。
他感到了身心疲憊,不知道為何,這段時間,他明明什麼都沒做,睡的時間也很長,可偏偏卻很疲憊。
或許是因為中醫所說的“溼熱”吧?
以前靠著老媽煲涼茶,這溼熱也會慢慢消除,可自從某吉和某寶的戰端變得沸沸揚揚,再加上有些人的惡意中傷,涼茶行業一落千丈,幾乎鮮有人問津。
他們也很久沒喝涼茶,改喝湯,可湯見效較慢,還不如拔火罐。
以前潘良辰曾經帶過他去拔過火罐,由於時常需要熬夜,又風吹日曬,導致溼邪上身,經常身心疲憊,跟現在一樣。
其實拔火罐也沒什麼,就是後來隆起幾個包有些不自在,而且當晚還不能洗澡。
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沒有了疲憊那個症狀。
針灸、拔火罐這些理療,也悄咪咪的在打工人圈中流行了起來。
可是這些終究也還是指標不治本的東西,因為不管中、西醫,治好疾病不能全靠醫生和藥物,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很關鍵,可偏偏打工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做到。
底層人士,連基本生活作息都無法保證了。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發展的一種悲哀!
這一想,令他又陷入沉思…
漸漸的,實在沒辦法,就把電腦關了,躺在床上,開啟了他最近報名的商業思維培訓課,瀏覽著瀏覽著。
他發現後臺有留言,這個網名叫“花兒”的網友,主要還是圍繞著他當中在社群裡發表的一個帖子所展開。
這帖子主要內容是論企業知名度如何打響的問題展開討論。
楊立新所在的公司,就是面臨著這個問題。
自己公司知名度不夠,影響力也不足,平臺也不大,商家普遍感到懷疑和信任度不夠。
即便花時間,大力度的拉商家進駐,作用不大,畢竟企業再小,也需要生存,再怎麼免費推廣宣傳,再怎麼去討好商家,這員工的生活費還是要出的。
這就變相的讓小企業為難,你要商家多,業務太繁忙,做不好又砸了自己口碑,你把人員配齊後,沒錯所有崗位都被滿足,課支出同時也變大了。
員工的工作雖然減輕了,可企業營運的壓力也增大了。況且,二線城市很難找到一個多面手,那就不得不又再花心思去配多一個崗位。
這又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壓力。
所以,楊立新才提出來企業必須要在有限的基礎上,發揮出員工的最佳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