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亮燈是在七點,但楊立新已經早早地來到了現場。
一路上,人來人往,楊立新甚至懷疑,是不是整個維州的人都出門了,每走兩步遇到一群,再走兩步,又是一群。
這不應該只有博京和深濱等大城市才會有的場景嗎?
原本他是想今晚跟潘良辰好好的逛街,可是為了工作,只能犧牲私人時間了。
倒也無妨,拍拖本就是要逛街的嘛。
逛街拍拍照,也是很正常的,楊立新也只能用這個來安慰自己了。
況且,距離潘良辰下班其實還有兩個小時呢。
但其實,就算張軍不叫,他自己也想拍一些花燈節的花絮及成片,因為經常看別人剪輯影片,其實自己就算不是專業的,也有那種拍片子的衝動。
維州這個花燈節,據說源自當初的維州元宵燈會,每年農曆正月十五開燈祈福。那時已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謎等習俗。
在元宵節習俗中,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而現在維州則是參考了古代的習俗,還原了原有元宵節燈會,而且還將燈會的時間,提前了兩週。
正巧撞上了元旦,因此,這個花燈節賦予了非常多的價值和意義。
也正因如此,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以及大型媒體也都關注了此事。
每年都舉辦,這次已經是第五屆了。
各式各樣的造型,也都別出心裁,有的以歌頌新時代的樂章,製作的新時代燈飾。有的則是以描寫鄉村振興的,但以卡通人物來表現。有的是貼合現代生活,將一些現實中的生活場景,透過一比一的還原。
令楊立新眼前一亮的是,這次的花燈節,據說有專業團隊參與了進來。
因此,在造型上,還有設計感上,都比前幾屆都要好上許多。
回憶起當年第一次舉辦的時候,那叫一個感動,維州本就一個地級市,卻搞起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花燈會,更重要的是,居然還吸引了國內外的媒體爭相報道。
現在,之所以,能吸引得人山人海場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那次的成功。
然而,等了好久,從六點一直等到了七點,依然沒有看見花燈有開。
有部分先進去的遊客,由於沒有看到花燈,紛紛都失望離去。
楊立新覺得有些奇怪,就問起了公園門口的保安。
而保安也不知道為何,他說正常情況下就是應該七點就開的。
這時,他發現自己旁邊有個身穿大絨衣的高個子,全程黑臉,他似乎很生氣,他遠離了人群后,拿起了電話,不知道撥打了給誰,語氣很是不客氣地責備:“你們怎麼搞的?七點了,燈還沒有亮起?……壞了?這是理由嗎?這關係到全市的面子問題,你們自己看著辦,我最多給你們半個小時。”
楊立新雖然不知道這位高個子是什麼人物,卻大概也知道他的職位絕對高於維湖負責人。
整個西湖那麼大,五個湖中,只有維湖有花燈分佈,足可見這重要性。
雖然花燈都沒有亮起,但裡頭的花燈擺設的陣勢還是有模有樣的。
相信,只要亮燈後,肯定也是非常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