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這人,原來是戶外聯盟的人,他原本是想打給三姐妹,想她們能夠代言他們這個聯盟的。
而又因為做宣傳的是楊立新,所以電話誤打誤撞,卻打到了楊立新的手機,這也算是三姐妹給他帶來的生意了。
別人借雞生蛋,沒想到蛋卻到了他這裡,這也是一種商業互利互惠的合作吧。
那個人叫陳震,這個聯盟主要是由戶外郊遊、戶外露營、房車、自駕遊、登山、攀巖、釣魚、徒步和騎行所組成。
和餐飲聯盟一樣,也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組織,如果這單能談下來,那麼合作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當然,上升到這個層面上的合作,楊立新自然不敢私自答應,他還是請示了張軍。
有生意送上門,張軍當然也是舉腳歡迎。當即就說要去談,這次居然還沒叫上週磊。
他和張軍,順著對方提供的地址,來到了這戶外聯盟,原來就在南城。
這是在一間叫探索者戶外裝備的門店的樓上。
根據餐飲聯盟的規律,這多半也是盟主單位了。
果不其然,這二樓就是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而且裝修投入很大,看樣子,俱樂部收入挺高的。
一見面,例牌先整一波商業互吹。
這才開始聊正式的。
原來這個戶外聯盟,陳震還不是會長,他是秘書長。
真正的會長平時都在戶外,基本不在俱樂部的。
這邏輯也正常,正所謂幹一行愛一行,你自己都不愛,怎麼可能做得好?
當然這雙方來一次合作的前期,是可以透過置換方式建立信任。
陳震不愧是戶外聯盟的當家人,他知道,艾迪也確實實力不強,可他畢竟是全維州唯一一個紮根旅遊業多年的公司,也確實有一定的新媒體實力。
所以,他同意轉載艾迪的文案,但艾迪的商城則必須售賣戶外聯盟的產品。
如是者,又過了兩天,終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促成他們第一次合作了。
那就是戶外聯盟接了一個團,要策劃一起活動,而戶外聯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因此這個問題就落在了他們的頭上。
楊立新一接到通知,立即召集幾個商量。
範小軒立即興奮地說:“維州八成的地方是山林郊野,空氣還清新,真的非常適合組織因此郊遊呢。”
楊立新問:“一般,郊野適合做什麼呢?”
“唔~不外乎爬山、露營、野炊這些咯。”楊可馨說道。
“額,還有騎車咯。”凌行知說道。
“嗯,郊遊其實也可以做遊戲,嘻嘻。”範小軒笑著說道。
楊立新也樂了:“小軒最喜歡就是玩遊戲了。”
“沒錯,沒錯,嘻嘻。”
楊立新說道:“好了,閒話不提了,給他策劃吧,這次活動,如何報名、路線、如何玩。”
說好就行動,運營部立即開始策劃這個活動。
因為凌行知的號是直接對接電商,而報名入口也是嫁接在商城。
所以,楊立新對凌行知問道:“怎麼樣?報名人數如何?”
凌行知說道:“後臺有人報名啊,還挺多的,前前後後相加應該有一百多人。你公眾號後臺資料應該有很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