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幾位女生就開始議論紛紛。
當楊立新將這件事告知潘良辰後,可潘良辰卻覺得很驚訝。
潘良辰說道:“微博有什麼不好的?微博有極強的傳播力度,每天都會產生很多點話題,把前一天的熱點沖淡。誰也不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吃瓜。不經意的一句話的評論,或者是誰隨手傳了影片,沒準就是一個高人氣的熱門話題了。”
既然,女友都這麼說,證明平臺本身沒有錯,那麼只好從自身出發了。
其實,一切新媒體工具都有其長短處的,他玩了一段時間微博後發現,微博的戾氣挺重的,任何一個細節的分歧,或許都可能引發群體混戰。
由於可以發的字數限制,導致可以展現的內容有限,短平快的話語表達了自己心情後,就發出去了,無法像以前部落格那樣字字斟酌,這樣導致了運營者釋出的資訊不完整,容易被使用者斷章取義,從而誤會越來越深。
如果要避免這種尷尬,他的內容就要正能量的引導,可旅遊又哪裡有什麼正不正能量的?
楊立新於是就開始研究起微博來,前後刷了將近一百多條微博了,他越發覺得微博也的確有其優勢在裡頭的,總結來說有四點:
一、微博資訊傳播廣,資訊傳播屬性,是強於傳統客戶端行業的。
二、微博很活躍,日活躍使用者達到1.06億。
三、微博使用者粘性大,只要放在特定的場景,或者一個話題之中,就可以無限延展。
四、流量去中心化,但又分類中心聚焦,只要微博內容好,足夠新鮮也就能夠獲得傳統大佬的青睞!
其實,研究了微博久了之後,楊立新開始明白為何張軍在怨聲載道依然堅持要開通微博。因為現在旅遊市場不斷開啟,傳統的模式營銷手段,已經很難再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佔據核心地位了。
旅遊業的競爭無非是表現在產品、價格和宣傳上面,而微博這一平臺恰恰能取到宣傳的作用。而且,不受空間限制、營銷成本低、技術門檻低,操作靈活等等。
如今年輕的消費群體正在形成,消費者對旅遊市場,已經變了,他們更擅長於在網際網路裡,篩選資訊,制定屬於他們自己的旅遊線路,而微博正正就是他們平常關注的平臺之一。
當然,這麼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正在改變人們的出遊方式,但旅遊企業要打造這一平臺,那就必須將傳統營銷和網路營銷相互結合,增強微博營銷的意識,打造專業的微博運營團隊。
當然,這所謂的專業微博運營團隊,其實也還是運營部這幫而已,張軍又怎麼可能又大費周章地區再招一批人呢?
每天生產優質的微博內容,在短時間內吸引瀏覽者的閱讀興趣,這就需要運營者在釋出的內容上下功夫了,創意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擺清楚了位置,那麼也就沒有其他的煩惱了,於是,楊立新就開始註冊起微博。
當然,這也是拿公司的手機註冊就是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打造爆款微博的問題了。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