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立新就跟周磊來到了村委,向村支書反應一下這件事情,楊立新衷心希望,能夠透過他們這次吃苦耐勞的無償服務,給村民多多少少有感化,大家也不想自己生活的家園變得髒兮兮的。
村支書一聽,立即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公益活動。
接著一場名叫“撿垃圾,護環境”的活動,就開始了。
搞活動,本就是團隊所擅長的,只不過,這次的一些物料,用的只是簡易的那些而已。
對於楊立新他們來說,與其說是一次活動,不如說是一次任務。
因為,村裡的環境如果不治理好,他們的規劃壓根無法推行的。
原本以為報名的人很少,可沒有想到這告示一經張貼,就立即引發村民積極參與,這也還只是普通的地推推廣。
所以,做活動沒有人響應,除了推廣方式外,還跟活動內容有很大關係呢。
撿垃圾活動展開和垃圾窩點是同步進行的,畢竟村民才是最瞭解村子狀況的人,只有他們才知道那裡垃圾堆積太多。
他們來到了一個小湖泊的邊上,這湖邊周圍佈滿了蘆葦,湖岸上還有一些花草分佈,可以想象,這原本是一個美麗的小湖。
然而,當大家來到這裡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卻是湖面遍佈的垃圾,和岸上的那些刺眼的白色垃圾,遙相輝映,這讓楊立新看得心裡難受。
楊立新不禁想,面對如此美麗的湖畔,怎麼會有人狠心向這裡亂扔垃圾的呢?
村支書開始跟村民講解這次撿拾垃圾的意義,接著,撿垃圾環保行動正式開始。
大家都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每個人去領取一個黑色的垃圾袋子。這個就是本次活動用來收集垃圾的,而每四人還會派發一雙用竹子削成的長筷子,用以拾取地面上的垃圾。
但村民似乎不在乎這些,他們說:“垃圾直接用手撿就行了。”
大家都在積極的去撿垃圾,只要走到街上,看到的都會撿起來。
活動開展到中端,大家終於來到了一個聚集大量垃圾的露天堆放場區,這個垃圾場區已經積攢多年,早已臭氣熏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更有大量有害氣體的釋放。
不知不覺,大家的垃圾袋已經滿了。
更有村民還感嘆道:“都快認不得這村子了。”
在旁邊的年長一點的大叔說道:“我也很感動,這不就是我們兒時記憶中樣子嗎?”
楊立新的活動其實還有三天,村支書規劃,在這三天內將全村方圓三公里外的地方,做到沒有垃圾。
第一天,楊立新等人,參與了活動之後,雖然十分疲憊,可內心卻是很開心、很享受的,畢竟做了一件造福人類的善事,淨化了環境,留下的大家美好的身影。
周磊提議,不如讓參與活動的所有人,最後都來合拍一張集體合影,來頂個大家這純潔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