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張軍最近的情況,加上原財務的離職等等事件,讓大家都意識到公司的不穩定,也都紛紛開始在謀求著其他的收入來源。
薛聚武、楊可馨本身富二代就不說,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份兼差。凌行知搞起了電商,範小軒跟者男朋友學做起了小本生意,王冠峰據說直接搞起了代購生意。
這搞副業的這團火,也在楊立新的心中逐漸燃燒了起來。
其實,之前潘良辰一直都有用小號搞微店的,但都僅僅侷限在朋友圈發發。並沒有很好的、針對性的包裝和推廣,配圖文案也都只是搬運別人的。
楊立新自己就是做新媒體的,這不應該啊。於是,他就找潘良辰商量,是否要重啟這個專案。
“微商?”潘良辰開始並沒有聽出來。
楊立新於是就提示:“就是你另外一臺手機裡,天天做的那個啊。”
或許,長期交易量不多,久而久之,連潘良辰都忘了這個東西的存在。
“哦,你說這丫,我想起來了。”
“那好賺嗎?”
潘良辰搖了搖頭:“每個月就幾百塊不好賣的,連化妝品的錢都賺不回。”
楊正新決定幫助她:“反正我也是做運營,與其幫公司賺錢還不如幫自己女友呢。”
“真的嗎?你會做?可以呀,你看看研究一下咯。”說著,潘良辰將手機遞給了楊立新。
楊立新接過手機,翻了翻發現,潘良辰的手機上雖然有幾百個好友但大多數都是沒有聯絡,一次新增的而已。而且,朋友圈營銷有個侷限,那就是會引發反感,別人如果直接受不了你發廣告,完全可以拉黑你。
而且朋友圈本身屬於一個閉環,也就是隻適合小範圍的傳播,所以這個平臺,不利於推廣。
必須要找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而且還有外部流量的平臺。在透過在這平臺的池子,引入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之中。
楊立新想了想,要做到買賣雙方都能順利交流的,而且能立即互動,除了社交軟體,無疑論壇是最合適的。
但這論壇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自媒體時代雖說較為自由,可對打廣告這個也是抓的很嚴的,除非自己開通了某些小店許可權,要做微商的話,那麼只能在特殊的平臺上釋出了。
事實上,各行各業等都有專門獨立的交易平臺,這個對於楊立新來說並不難,難就難在貨源怎麼拿,在哪裡拿,而貨物的質量如何?
楊立新完全沒有任何頭緒,這個困擾了他兩天,可向女友誇下了海口,又豈能半途而廢呢?
機緣巧合之下,楊立新發現了楊正新在電腦操作著電商的後臺,他拍了拍楊正新的肩膀示意他到十八樓來談話。
楊正新撓了撓頭,只好跟著上去。
說來也巧,這十八樓原本是業務們迷信不肯要的地方,這下,卻變成他們平時商量摸魚的絕佳私密空間。
楊正新從口袋掏出了一包煙遞給楊立新,並說道:“我就只有這包,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