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可馨:呵呵,各位小夥伴,說那麼久咱們貌似還沒有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
“楊立新:個人覺得,這間店最大的賣點,就是她傳承了三代的這段歷史,一旦找對突破口,有大大的文章可做。“
“楊可馨:那這個歷史就交給大楊吧,她店的吃喝內容我來。”
“楊立新楊可馨:內容接下來,私聊……“
經過一輪討論後,眾人雖然還是沒有討論出具體的結果,但基本有了一個概念,至少比沒有討論之前要好上不少了。
運營部也有了具體的分工:
首先,奶茶的吃喝文字部分交由楊可馨負責;而賣點則由最年輕的範小軒來開發;凌行知則是看看如何建立新的增長點;影片和劇本就是朱婷婷和魯城偉討論。
最後,就是楊立新的歷史部分了,這一步是最難,也是建立品牌的最關鍵。
這畢竟不是全部人的歷史,而且這歷史還是一個“斷代史”,每一代人都只有自己那代的回憶。
靠自己編是不可能的,而且阿菊的家族也不是名人,歷史書不會有記載,檔案館也不會有任何記載,這段歷史,終究還得靠阿菊自己。
斷代?自己?客人?
咦?楊立新忽然靈光乍現,這前後三代人雖然不同,做的東西也不同,但客人還是一樣的呀!可能不一定有貫穿三代人的老顧客,但至少會有見證了兩代的吧!總會有一些同時見證過兩代店家的客人。
他立即聯絡阿菊奶茶店的老闆娘阿菊,說希望能收集到一些關於過去的歷史。
阿菊表示沒問題:“沒問題啊,不過,這些事,我還要先問問我老爸。”楊立新還意外得知,她的店恰巧就在下週迎了店慶,這正是她的店建立八十週年啊!
八十週年啊!在市區內,一間開了有八十年的店呢!這放在全市,也是一個妥妥的大事!
得知這個訊息的楊立新,立即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公司全部人他要策劃一場八十週年的店慶。
有了這八十週年,任何一年的故事都夠講很久了。
過了不久,阿菊發過來了她父親回憶的一些事情的資料,在楊立新拿到了這八十年的資料,雖然因為老人家的回憶有些零碎,但是經過他整合之下,讀起來還是很流暢的。
有了這八十週年的資料,終於使得他們不再漫無目的,也總算能夠找到一個著力點。
編輯都在自己原本的文案加入了八十週年的元素,有回憶的、有寫感受的。有站在大方向闡述的,也有站在單純探店的角度的。
楊立新於是跟阿菊建議,不妨趁著店慶,搞大一點的,就是跟她的奶茶店做一些週年慶的佈置。為了讓她相信,他還展示了當時在客家小吃做過的成功案例。
阿菊也表示,如果價格不貴,她願意投入一部分資金來搞。
在經得了阿菊的同意後,他立即將這件事告訴了薛聚武。
薛聚武立即表示支援設計部會全力配合,他讓王敏姿設計店鋪的手繪畫,讓楊正新制作電商海報,而他自己則給店鋪重新設計招牌和內部裝飾。他還表示自己認識一些包裝的朋友,店面的週年慶裝飾,他部門負責。
萬事俱備,只等出品了。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