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韶點點頭。
到了二號地點。有製作的人員等在那裡發任務。
工作人員:“歡迎來到獨立大街,這一站的任務是,想辦法在這裡掙得50裡拉,掙夠50裡拉,那麼你們所掙得所有錢都可以帶走,如果一直掙不到50裡拉,你們可以放棄去往下一個任務地點,但是要反過來上交節目組50裡拉作為懲罰。好了現在開始吧。這裡給準備了一些道具,小醜服,小提琴,吉他,畫板等等,你們也可以去這裡的店鋪打工,請注意比賽時間。注意,不可以找認出你們的中國遊客直接要錢。”
李斯年:“那個小提琴是節目組專門為你準備的吧,上吧,這是你的場合。”
張子韶表現的也很有信心,他們拿了小提琴,用英語寫了個紙牌兒要小費,李斯年舉著紙牌兒,拿著帽子準備收錢。
張子韶的媽媽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從小和媽媽學習的小提琴,小提琴算是專業水平的。張子韶拉了一首經典的《梁祝》,曲子拉的婉轉動聽。張子韶其實之前出過一張小提琴的專輯,李斯年也在網上聽過,但這次也是第一次現場聽張子韶演奏。張子韶演奏的時候非常投入。
漸漸的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聆聽,聽眾聽得都很專注,但是可惜,如果你覺得會看見電視臺節目裡面觀眾全都聽得異常感動潸然淚下的畫面,那你就要失望了。一曲終了,觀眾齊齊鼓掌,李斯年舉著牌子,用出發之前突擊的英語日常用語和聽眾要小費,結果大部分人都是搖搖頭離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章的時候搜新裡拉,聽說最近貶值過一次。搜的攻略可能錢數就對不上了。總之錢數就不要太較真了。
☆、第 11 章
最後只要來了11裡拉,這其中包括一個認識張子韶的中國遊客給的5裡拉,本來她打算多給一點,但是跟導表示最多隻能收每個中國遊客5裡拉小費。
“就是其實只收到了6裡拉,每個人都是給1裡拉,2裡拉的。這裡好像中國遊客並不多。這樣算的話還得拉十首,而且還得等時間推移有新的遊客路過。”李斯年說道,“你要不換個歡快一點的曲子?”
張子韶依舊面無表情,他搖搖頭。去節目組準備的道具那裡換了吉他過來。
張子韶邊彈邊唱,唱了一首節奏強烈,情緒高昂的英文搖滾樂。張子韶唱搖滾的時候和平時安靜的模樣很不一樣。李斯年非常喜歡看他這種激情四射的樣子。張子韶好像在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開著一場演奏會。李斯年繼續要小費,張子韶唱了兩首歌的功夫,要到了9裡拉,加起來20裡拉。
孟建中和方韻的組也在這個任務地點做任務。李斯年抽空湊了過去探查敵情。
看見方韻正在發揮她的本行,拿著不知道哪裡撕的布條當彩帶,跳自由體操,對你沒看錯自由體操,不是藝術體操,底下放著個小碗收錢。孟建中面前立了一個畫架,對面放了個板凳坐著個外國人,旁邊立了個牌子用英文寫著一張畫像3裡拉。
李斯年湊到方韻那看見小碗裡面只有五六裡拉的樣子。
然後到了孟建中旁邊,看見孟建中畫了一個非常難看的簡筆畫,一看就是一天也沒學過畫畫,還在旁邊畫了一堆小太陽小烏龜。
孟建中用蹩腳的英文和外國人說:“畫完了,你看看,這簡直是傑作啊。”
外國人看見孟建中的“傑作”頓時一臉驚詫:“這是什麼?”
“你看看這個鼻子和你的多像啊,多麼的英挺,你看看這個眼睛,和你的一樣的大而水靈,簡直是太像了。”孟建中磕磕絆絆的用英文說完了這段話。
外國人也不是英語母語的,英文也不怎麼好:“我不要了。”起身就要走。
孟建中拉住外國人:“唉,別走啊,這畫都畫完了得給錢啊,這樣3裡拉不行,給你打個折,2裡拉怎麼樣。”
外國人拜拜手搖頭最後還是走了。
李斯年在旁邊都看笑了,走過去和孟建中說:“孟老師,你們賺了多少裡拉了。”
孟建中一聲嘆息:“唉,才掙了12裡拉。你們呢。”其實掙了23了。主要是方韻翻跟頭掙的,都被孟建中先收起來了。
李斯年搖搖頭:“我們也才掙了10裡拉左右。張子韶拉小提琴好聽但是沒有欣賞啊。孟老師你畫畫掙到錢了嘛。”李斯年也很機靈沒說實話。
“怎麼沒有,還是有人識貨的。”孟建中說。其實是兩個中國遊客o(╯□╰)o。
“方韻那邊跳自由體操翻跟頭為啥還拿個布條,人家是自由體操冠軍,不是藝術體操啊。”
“我讓她拿得,拉布條好看啊,藝術體操自由體操的不都是體操嘛。”
李斯年回到張子韶身邊。發現又多了5裡拉小費,已經25裡拉了。
孟建中在後面跟了過來,抬手就拿了帽子裡面的錢,李斯年眼疾手快擋住了,還是被他手快搶了2裡拉,孟建中一陣風一樣的已經跑走了,還留下了魔性的哈哈哈哈的笑聲。
李斯年拿著帽子痛心疾首,和跟導說:“這樣也可以嗎?”
跟導:“沒規定不可以。”
“……,我去搶回來。”
“不用去搶了,肯定收起來了。他就這樣的性格。”張子韶說,被搶了錢也沒什麼憤怒的表情。李斯年只能嘆氣放棄了,還好之前的小費他已經都收起來了。現在一共23裡拉。
不過還是太慢了,已經30多分鐘過去了。而且孟建中那邊明顯撒謊了,現在不知道已經收了多少小費了。他去節目組放道具的地方拿了兩套小醜服。
在張子韶能凍死人的眼神威懾下,強迫張子韶也穿了一件。
然後他穿著小醜服,唱出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就像天邊最美的雲彩”還邊唱邊跳。
“來,一起跳嘛,人民群眾就是喜歡這種通俗易懂的歌曲,我們不能總是曲高和寡,要懂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時刻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