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建築系大四的課程相較於前三年,並沒有輕鬆多少。
易添星大三中途休學了將近一年,復學後從前的學弟學妹全變成了同級生。但大家在教室裡見了他,還是會恭恭敬敬叫一聲“學長”。
真是尷尬。
這堂課講《建築理論與歷史》,帶課教授對著幾年沒更新過的ppt照本宣科。又是下午,聽得教室裡不少學生昏昏欲睡。
易添星撿了個最隱蔽的位置,面前擺著課本,桌下握著手機,低頭吃雞。
這一把形勢大好,易添星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路高歌猛進,吃雞再望。
也不知道是哪個沒眼力價的,盡給爸爸添亂。滴滴滴給他發了一串資訊,看著微信提示不斷在螢幕跳閃,也不知道誰從犄角旮旯裡衝他放了一槍。
“臥槽!”
死了。
教室裡昏昏沉沉的人醒了不少,一起隨著臺上教授的目光,慢慢回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教授推了推眼鏡,不友善的目光透過厚重的鏡片,盯著最角落裡的易添星。
“最後一排,對,就你,坐窗邊的同學。”正好講到建築型別學,教授道,“你來談談對義大利建築設計師阿爾多?羅西所代表的新理性主義的理解,別怕,知道多少說多少。”
沒被點到的人慶幸地鬆了口氣。課本上這個阿爾多?羅西也就是一筆帶過,不提前做功課,談什麼新理性主義?
易添星自認倒黴地站起來。
幾十雙眼睛等著看這個延畢學長怎麼瞎掰。
講臺上教授低著頭,推著眼鏡,好整以暇地等著訓人。
易添星皺著眉,修長的食指託在唇下,想了一會,繼而說道,“我記得阿爾多?羅西的代表作有荷蘭博尼蘇丹博物館,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辦公建築群,巴西集合住宅等。”
講到這裡,底下的同學還以為他說完了,都準備回頭看教授怎麼訓人。
可易添又道,“我看過他的代表作《城市建築》。那本書裡羅西提出將型別學方法用於建築學,他認為古往今來,建築中也劃分為種種具有典型性質的型別,它們各自有各自的特徵。羅西還提倡相似性的原則,由此擴大到城市範圍,就出現了所謂“相似性城市”的主張。”
教授聽到這裡,抬起頭來,盯著最後一排那個俊秀又時髦的男生,將信將疑地推了推眼鏡。
易添星接著說,“羅西在60年代將型別學的原理和方法用於分析建築與城市的關係。他在建築設計中倡導型別學,並要求建築師在設計中回到建築的原形去。他的這種理論和運動就被稱為“新理性主義”。”
教室裡不少玩味的目光慢慢轉為欣賞。
教授不悅地皺著眉,擺擺手示意他可以停了,“這位同學說的不錯。《城市建築》這本書建議大家課後都去讀一下。”
說完他又抬頭忠告易添星,“我聽說你們班有個延遲畢業的同學。希望你引以為戒,好好學習,別走他的老路。坐下吧。”
此話一出,教室裡傳出一陣底笑。
前排有個特別不識相的男生笑著告訴一臉疑惑的教授,“教授,他就是延畢的那個學長。”
易添星在刺耳的笑聲裡坐下來。課桌上他的手機又振動起來。
他煩躁地開啟微信,究竟是哪個混蛋這麼煩?
微信介面上,十幾二十個頭像上掛著紅色訊息提醒。他一眼就看到那個沙雕大黃狗上掛了一個醒目的“5”。
“下午好!”
“你今天在江大嗎?”
“我和朋友現在在你們學校”
“待會請你一起吃個飯吧?”
“你想吃什麼呢?”
易添星皺著眉啪啪啪地回覆訊息。
手機叮咚一響。
正坐在江大商店街一家奶茶店裡的王億甜立刻掏出手機,她沒來得及高興就被幹巴巴的四個字打擊得意志消沉。
坐在她對面的胡初雪放下奶茶,“他回什麼了啊?”
王億甜沒骨頭一樣地趴到桌上,“他說:不在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