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躍離開了桃花村,這一趟桃花村之行的最終結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不僅與北齊的皇子真正搭上了關係,還找到了北齊國修士的突破口。
這也是於躍的策略,他知道北齊國聖光神殿一家獨大,他們鐵了心支援北越,外部很難破壞,所以只能從內部找突破口。
聖光神殿成勢之後便一直行事霸道,不允許其他勢力與其並存,對此於躍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他卻知道以聖光神殿奉行的策略,肯定會在暗中樹立不少敵人,而這些敵人自然就是曾經被聖光神殿無情打壓以至毀滅的仙宗修士了。
離開了桃花村,於躍很快趕上了出使的隊伍。出使隊伍走得很慢,而且一直都走官道,所以很容易找,再加上於躍有雪雕代腳兒,趕上出使的隊伍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
以於躍如今的修為,悄聲無息地離開又悄聲無息地歸來,隨行的一百甲士居然絲毫都沒有察覺到異樣。
其實這也多虧於躍平日裡並不喜歡拋頭露面,實際上在出使北齊的隊伍中,於躍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人。
於躍平日不像方大虎那樣愛說話,也不像羅通那樣總是冷冷的、酷酷的,更沒有魏荷兒的魅力,所以他在這裡甚至沒有拉車的兩匹雪狼惹人眼球。
當然,那一百甲士也知道於躍才是此行的正主,也正因如此他們並不敢多做窺探,如果於躍不出現,他們也不敢問。
於躍回到了出使的隊伍後,便一路向前,在路上的另外一座大城青光城停留了數日。青光城雖然也是在北齊能排在前十的大城,但是城中守將和文武官員卻都還中規中矩,於躍也沒有在城中發現什麼可疑的人,雖然這座城也和襄平城一樣,以河為界分成了三部分,但是這座城顯然沒有皇子被寄養在這裡,所以這裡的窮人便沒那麼幸運了,自然也沒組織起什麼像樣的力量與命運抵抗。
這一點雖然讓於躍覺得有點失落,但其實他也沒打算在這座青光城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助力,畢竟不是所有的城池都能有人都有勇氣對抗當權者。
從青光城出來,於躍雖然故意磨磨蹭蹭,可是在走了十幾天之後,也到了北齊國的都城曌京。
曌京城很大,根據於躍目測,這座城池比北越國的都城龑京大了差不多一倍。如此巨大的都城,也充分說明了北齊的國力確實比北越要強上不少。
如果仔細看,北齊這座曌京城其實與天黎國黎都城很相似,佔地面積甚至比天黎國的黎都還要大些。
也許這就是北齊國的心理吧,縱然我的國力不如你,但是我的都城一定要建得比你大。但是,北齊的文化多半是傳自天黎國,所以他們的建築風格,城池設計,都參照了黎都。
於躍遠遠看著北齊國的曌京城,還以為自己回到了天黎國的黎都。
出使北齊的隊伍從正東門進入曌京,迎接他們的是北齊國的禮部官員,為首的則是北齊的皇太子。
皇太子之所以出現在曌京城東門,一來是為了表示對天黎國的重視;二來也是因為太子的東宮距離東城門一側,他出了皇城走的距離比較近;三來也是太子想要藉此機會對天黎國示好。
北齊國雖然已經開始支援北越了,但那卻是聖光神殿主導的,而對於皇帝來說,他其實並不願意幫助北越。
北越國一天天做大,對北齊是非常不利的,這個皇帝並不迷糊,他已經看出了北越的野心,所以他已經開始擔心了,擔心北越如果攻下天黎國,那北齊也會隨之覆滅,到時候北境恐怕就只有一個北越了,皇帝自然也就只有北越的皇帝了。
這對聖光神殿來說可能無所謂,因為北齊國聖光神殿與北越國聖光神殿本就是一體,到時候恐怕北越國的聖殿主還要聽北齊國聖殿主的,畢竟北齊國聖殿主資歷更老,這也許才是北齊國聖光神殿決定全力支援北越國的主要原因。一個大大的帝國,一片大大的疆土,一個繁華的盛世,這恐怕不僅是所有皇帝的夢想,也同樣是聖光神殿聖殿主的夢想。
北齊國的皇帝想要一個大大的帝國,北齊國的太子也想要一個大大的帝國,但是他們卻並不想被別的帝國吞併,將自己的帝國給別人做嫁衣裳。
所以,無論是北齊國的皇帝還是北齊國的太子,本身對這次天黎國使者到訪,是非常重視的。
北齊國的太子名叫王彥,可能是因為生活在皇宮的原因,他的膚色特別白,好像塗了一層脂粉一樣。
王彥長得非常俊,身高九尺,面白如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高高的鼻樑,準頭圓潤,一對元寶耳朵,垂著肉嘟嘟的耳垂,看起來就帶著富貴相。
說老實話,於躍心裡其實覺得王彥比皇帝寄養在民間的皇子王臻更有帝王相。當然,這也只是他的想法,他可不會看相,也許王彥的相貌到了觀運宗的沈秋海那裡,就並不如王臻有帝王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