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以檢校侍中之職兼任吏部尚書,總管東宮兵馬,還擔任著尚書右僕射一職,和房玄齡是左右二相。
“克明以故,但是政事不得不處理,尚書右僕射一職,不能久空,諸位愛卿以為誰來擔任,較為合適?”李世民詢問到。
如今左僕射是房玄齡,他不好開口,是因為這太容易得罪人了,李世民手下人才濟濟,能擔任這個職務的人並不少,所以他選擇了保持沉默,反正誰上位都可以,又不是不能配合。
長孫無忌擔任過尚書右僕射,不過反對的人很多,因為他是外戚,李世民執拗不過,最後才改讓杜如晦接任,所以他知道自己沒戲,很大方的站起來說道:“臣推薦禮部尚書王圭,接任右僕射一職。”
“臣附議!”見李世民目光看過來,房玄齡起身跟著說道。
說白了今天李世民召集的人就只有這幾個,反而說明一個問題,人選不在他們之中。
“臣附議!”岑文字,溫彥博,高士廉起身說道。
“嗯,容朕思慮一二,吏部尚書一職,就由輔機擔任。”李世民微微頜首說道。
他說的思慮一二,其實基本就是定下來了,這點所有人都明白,王圭擔任右僕射,不止是因為他能力,同時李世民也信任他,因為王圭可以說不屬於李淵一系,他是最早支援李家的人之一,不過支援的李建成,如今李建成早已死了,所以李世民並不擔心,反而是李淵的老臣子,他更加忌憚,裴寂,陳叔達,蕭禹都被排出在外。
對於最重要的吏部尚書,顯然他還是更信任自己的大舅哥,所以一點商議的意思都沒有。
“太子年幼,六率事務不多,就由知節暫時統帥。”李世民又說道。
兵權他更加不會讓其他人插手,所以同樣沒有商議,定下了人選。
“陛下英明!”
“陛下,契丹內附,與當地百姓,多有衝突,臣以為,當調遣人馬,以防萬一。”見李世民說完了,高士廉立即起身說道。
“契丹剛到新的地方,有所不適,也是正常的事情,調集人馬,還顯得朝廷不信任,傳旨唐儉,作為安撫使,前去察看。”
“陛下!去年河北大旱,朝廷免了他們兩年賦稅,今年鎮守兵馬和官府的俸祿,應該如何發放?”房玄齡問道。
如今朝廷的俸祿,可沒有發錢的,都只是釋出匹糧食,布匹和糧食,才是通硬貨,在長安之外,比開元通寶還硬。
從百姓那裡收上來的賦稅,會統一運送到指定的郡城,然後再由郡城察看以後,分發下去,並不是說你收上來就先扣除自己那一份。
免了賦稅,就代表那幾個郡縣沒有賦稅,當然需要朝廷另外撥款。
……………
ps:放心,說一萬二就不會打折扣,還有一章晚點獻上。
喜歡大唐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