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要發展大量的線人,但這又談何容易?
卓峰和兩位編輯說了聲,跳出戰團,開始琢磨怎麼發展線人。
老辦法,卓峰不由地拿出了自己的百寶錦囊採訪本,一頁一頁地回憶著,閱讀著上面記錄的各種線索、線人、採訪內容,這都是自己一年來的收穫,翻著翻著就翻出來條線索,想起去年採訪的跳樓討薪的事兒,人大代表不是說要提案立法麼?眼看著兩會要開,得追蹤追蹤;再翻又翻出一條線索,工業園區汙染,不是說要鋪設自來水管道麼?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得給青山兄弟打個電話問下,繼續翻就翻到了最後,今天剛剛記錄的那條有意思的線索,一家叫藍鯨環保建材的公司想免費宣傳自己家的井蓋。
有意思,想宣傳又不想付錢,世上真有這種好事?
卓峰尋思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來了什麼,站起身來衝著江天群喊道:“江編輯,借一條熱線線索。”
熱線現在全部劃歸了社會新聞,但凡要從熱線拿線索,要麼江天群點頭,要麼梁麗鳳同意。
“啥線索?”
“就是那個想宣傳環保井蓋的。”
“拿去,拿去。”
江天群看了下熱線,擺了擺手應道,一個小廠家,還妄想讓報社幫忙免費宣傳井蓋,開玩笑吧,不花錢想做廣告?這世界上有免費的午餐可以吃?卓峰拿這麼個破線索也不知道做什麼用,且看他能玩出什麼花兒來。
同樣一頭霧水的還有社群版組的眾美女們,趙思思畢竟和卓峰相熟,問道:“峰哥,拿這個線索幹啥?這個線索沒啥新聞點啊?如果只報道它的井蓋多麼多麼環保,多麼多麼好,這不就成了軟文了麼?軟文可是要論字收費的。”
“是啊,想不花錢讓報社免費宣傳,世界上哪裡有這種好事?”陳新語揚著下巴說道,自是不信他胡謅。
宋方儀卻若有所思地望了卓峰一眼,問道:“卓峰,你說說你的想法。”
卓峰賣了會兒關子,收穫滿滿,也不再藏私,循循善誘地介紹道:“大家想想,咱們要想在社群發展線人,建立線索源,找誰最好?誰最權威,誰最敬業,誰大事小事最知情?”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傻子都能猜出來了,趙思思脫口而出,道:“肯定是居委會,小區啥事兒都離不開它。但是,俗話說,上趕著不是買賣,我也跑了兩個居委會了,別看咱們是記者身份,但人家有事說事,沒事就不肯聊其他的了,更別說提供新聞了”。
這是肯定的,本來手上就一堆事,平時又沒啥交情,誰肯和一個記者瞎嘮嗑?
萬一嘴巴不牢,說出去什麼小區的負面新聞,讓記者曝光一下,就真的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不過,卓峰不這麼想,沒有交情,咱們可以建立交情,不想曝負面新聞,咱們可以報道正面新聞。
喜歡王牌大記者請大家收藏:()王牌大記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