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王總看上這人了?這個卓峰,是有點意思,經常不按套路出牌,前半年一直不顯山不露水,最近幾個月連續出了數個大稿子,無論是同題競爭報道,還是個人採訪暗訪都挺成功。”李立鈞介紹道,兩人之中,以出身於中央傳媒大學的王振平為首,自然他介紹的時候就比較認真一些。
王振平手指點完報紙後,換了位置,食指輕輕地點著茶几,稍稍思量了一會兒後,回道:“是有點意思,結合你先前介紹的幾個稿子,這個卓峰業務上貌似還不錯,就這麼一篇稿子,有的記者兩三年未必都能出一篇,可惜就是資歷稍短,還需打磨。”
“老王,新記者才好打磨,老記者都成型了,想打磨都沒辦法打磨,你要想打磨,就趁早,再晚了就沒機會了,從現在算起還有半年就要施行‘王牌計劃’了,時間可不等人啊!再等黃花菜都涼了。”旁邊張德明吐了個眼圈,笑眯眯地說道,他估摸著王振平是有點惜才了。
同樣,李立鈞也看出來了,但卻沒有說什麼,自己的記者還是要避嫌。
“王牌計劃”是王振平、張德明這幾天在編委會上共同提出來的,目的就是要集中報社的優勢資源,打造或者引進幾名“王牌記者”,透過做出一篇接著一篇的爆炸性新聞,來迅速提升報社的影響力,擴大發行量,進一步打擊市場上其他紙媒的影響力,侵蝕它們的市場。
總之一句話,“王牌計劃”中的“王牌記者”,是精英中的精英,記者中的記者,不是一般人能上的。
但是,對於兩位新來的老總提出的“王牌計劃”,李立鈞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首先從名字上,他就天然牴觸這種標題黨行為,什麼“王牌計劃”,無非就是深度報道組換了一個名稱而已,換湯不換藥,這名字不光聽起來,而且看起來也浮躁的很,但兩位老總卻說這是包裝需要,如果還用深度報道組的名字,八成沒人願意來,而換了“王牌計劃”之後,立刻變得高大上起來,肯定會應者雲集,就像網路小說一樣,如果起個土了吧唧的名字,肯定沒人願意看,更別說點選,但是如果加上了什麼“帝”“仙”“尊”“王”之後,立刻會高大上起來,起碼點選率會高上許多。
其次,就是如何架構,李立鈞的意思就是從報社內部選拔,而兩位老總的意思,就是全國遴選,選題決勝,簡單來說就是擂臺賽,先海選、再篩選,最後就是選題pk,勝者就是“王牌記者”,看兩位老總興致勃勃的樣子,貌似還真把這種網路小說中爛大街的橋段要搬進嚴肅的報社選拔之中,怎能不讓李立鈞沒有意見?
不過,1對2,李立鈞意見無效,他也就樂得看這兩位新老總折騰。
看看到底是自己老了,還是時代進步了,莫非雙方僅僅差了十幾年的歲數,就形成了巨大的代溝不成?
說的想的都不在一條線上。
李立鈞沉默不語,不說話,但王振平貌似思索完畢,開始問道:“立鈞,你先說說這個人品行如何,再談談如何打磨,立鈞你來說吧,你比較熟悉。”
李立鈞看王振平下定了主意,沒表現出多大激動,他不認為卓峰真能一步登天跑到深度報道組中去,不對,是“王牌計劃”中去,即使他再妖孽,但是須知很多采訪技巧和方式,是需要時間來磨礪的,不是他這種僅僅工作一年的毛頭小子能掌握的。
但,兩位老總明顯看好卓峰,他怎麼也得拿出意見來。
李立鈞喝了口茶,遣了下詞,提醒道:“卓峰這人業務上頗精湛,品行也算端正,但就是剛剛入行一年,時間還是太短了些,如果硬是要進入‘王牌計劃’,怕是有些拔苗助長。”
張德明性子較急,看李立鈞磨磨嘰嘰地貌似不積極,說道:“這人啊,該拔苗的時候就應該拔苗,這個卓峰在這麼浮躁的狀態下,還搞出這麼多好稿子,明顯是沒有用出全力,沒有拼盡全力搞新聞,沒得說,把他派到報社最苦的部門鍛鍊1個月就看出來了,是騾子是馬還得出來溜溜。”
其實,張德江心裡對於卓峰的評價就兩個字:“妖孽”,想想他幹得那些事兒,駕駛陸巡攔截重卡、跳河救人凍成冰棒、火災現場自衛殺人,再後來,更是被毒販追蹤、追殺後弄出了個轟動省市的工業園區汙染調查新聞。
哪件事都不是一個正常的記者能幹得出來的。
“這人,勇是有了,就是不知道謀如何,還讓他呆在社群版組,加策劃選題給他鍛鍊一個月,有潛力就進現在的深度組再繼續鍛鍊兩個月,基本上就能看出能否可堪大用。”王振平一錘定音。
加策劃選題?還是社群版組的策劃選題!策劃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要動腦子的,選題不僅要切合熱點,而且還要成系列,好操作。
聽到這裡,其他兩位老總互相望了一眼,暗道:這壓力是不是給得有點過大了?就社群版組那鳥樣,這人去了可不是混吃等死,而是活活餓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知道,做新聞必須得有線索才行,時政版組線索來源於政府各部門,只要zf不關門歇業就不會少線索缺新聞;社會版組線索則可以依靠報社熱線,只要報紙還在發行,熱線電話還在開通,就不愁沒有源源不斷的線索去採訪,而社群版組呢?
熱線電話上一天就沒有幾條社群新聞,而且還經常是社會版組吃剩下的,畢竟社會社群有時候分不太清,現在社會社群版組又分了家,名義上熱線可是全都歸了社會版組,社群版組要個熱線,還得求爺爺告奶奶。
沒線索就沒新聞,沒新聞就完不成任務,這社群版組一直就是報社的死亡版組,每次末位淘汰,幾乎次次都是社群版組墊底,一個接著一個淘汰,現如今就剩下了一個老記者撐著,連一個版的社群新聞都撐不起來,每次都是借社會版組的稿子來救急救火。
連熱線都保證不了,從哪裡去保證策劃選題?
把這麼個好種子,放到死亡版組去鍛鍊?王總編這心可真夠狠的。
彷彿看到了其他兩位老總的心思,王振平訕訕地說道:“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是塊好剛就給他更大的舞臺,是塊廢鐵,就原地踏步混日子。”
事急從權,只有半年,兩位老總見王振平如此篤定,也就沒了啥意見,只是有些好奇這卓峰到了社群版組到底會變成什麼樣,是半途而廢要求調回社會?還是強烈要求申請去時政?還是直接臥倒在地躺平任嘲?
三個老狐狸就這樣在年前把卓峰給安排了,而卓峰似乎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社群版組到底為何稱為“死亡版組”,自己面對著多大的壓力,依然心情挺不錯地在家裡過年。
喜歡王牌大記者請大家收藏:()王牌大記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