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啊,可能那車是贓物?”
既然車撈出來了,圍觀的群眾也就散了,周福海就招呼著“義務巡河隊”的老隊員們一起去喝酒,幾位老人,加上卓峰這個小夥子,一頓猛喝,一起猛吹,老爺子們身子骨都很棒,酒量更棒,一人一個2兩的杯子,幾下就喝完了兩瓶老白乾,飯桌上,老爺子們一再囑咐卓峰別忘了幫忙找人,卓峰也樂得做順水人情,滿口答應,
吃完飯,卓峰讓老爺子們都戴上紅袖標,來到清水河邊,以河為背景,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照片里老人們精神矍鑠、紅光滿面,個個戴著紅袖標,爭當“義務巡河兵”。
好咧!完活!喝酒不忘採新聞,卓峰打算借題發揮,給編輯報個題,發個稿子。
回到報社,卓峰把小電動扔到報社後院,插上充電器充電,馬不停蹄地就趕到了二樓,一嘴酒氣的他,自然是不敢去找編輯,在qq上面給江編輯報了個題,吃著口香糖,坐到電腦前,開始搜尋“跳河救人”的事蹟。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既然答應了老爺子們找人,就要上心,況且自己還想搞一個稿子呢不是?
當記者,就得有一手搜尋神技,“刷刷刷”地就在百度上,敲下了數個關鍵詞:“青城日報跳河”、“青城都市報跳河”、“青城晚報跳河”、“清水河救人”等等,那游泳隊長救人多了,也是個名人,三下兩下就在網上找到了相關報道,游泳隊長名叫範景天,是個退伍軍人,其他的資訊則不太清楚了。
此路不通,也在意料之中,卓峰自不氣餒,眼珠一轉,就打起了熱線室的主意,只要找到相關線索,就能查到哪個記者出的線索,然後就能順藤摸瓜,找記者要到聯絡方式。
一溜小跑就到了熱線室,遠遠地,就是諂媚的一喊:“李姐,查一條線索。”
熱線室依舊是李婷在值守,聽到卓峰詢問,轉頭問道:“什麼時候的線索?。”
“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是找個人,應該咱們報社報道過。”
“噢?沒有時間?稍等下,你自己先找找看。”
“卓峰,你喝酒了?”李婷突地來了一句。
“沒有,我在吃口香糖,薄荷味的。”
“瞎說,小心領導知道了批評你。”
“啊,哎,李姐,我這是業務應酬了下啊。”
按照規定,工作時間記者是不能喝酒的,不然怎麼出去採訪?喝酒不採訪,採訪不喝酒,是報社內部的規定。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況且做記者這行,免不了出去應酬,只要不給領導抓個正著,大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婷忙著接熱線,自動選擇了閉眼模式,更顧不上幫卓峰找這條稀裡糊塗的線索,索性就讓開電腦,讓卓峰自己去翻找。
熱線室有熱線室的規矩,所有接到的所有的熱線,都要登記,主要是接到的時間、事件,還有報料人的聯絡方式,哪個記者接的線索,分門別類,滿滿當當地塞滿了好幾個資料夾。
卓峰開啟電腦,一看就頭大了,腦子裡稍微一思索,就選定了六七八九月份的報料文件,這個日子,正是青城市的暑期,到清水河裡游泳戲水的人,大多都是這個時間去的,卓峰翻找的不慢,大約多半個小時就找完了,果然就找到了一條線索,報料人是程先生,內容正是關於範景天救人的事兒,再一看接線索的人,竟然是胖子張鵬。
喜歡王牌大記者請大家收藏:()王牌大記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