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夫人和鄭氏、程氏也拉著方檸在安慰著,本就沒事的兩人,現在讓這些人一鬧,反而煩躁了。
方檸先是對老夫人、程氏和鄭氏解釋道:“這件事不是壞事,皇上如果將我們禁足,會讓我們輕松很多,不會天天為外來監視我們和想壞我們的人煩惱了,我們可以消消停停的過個好年,有什麼事,年後再說。”
“怎麼會是好事呢?這擺明瞭就是要將你們囚禁起來呀,這樣不行的,借你的事,來囚禁王爺,宣兒,你別想的太簡單了。”老夫人可不那麼樂觀。
“不是的,檸兒說的是對的,我們不覺得這是件壞事,而且因為有了這道聖旨,我也可以下令封鎖嶽城的出行,這樣會減少很多外來的窺探者,是好事。”宋均然也接了話。
“王爺,您的意思是,鎖城?”宮寶成好像明白了什麼。
“對,鎖城,而且是從年二十三開始,不進、不出,直到正月十六,再開城。”宋均然點著頭。
“王爺,您是要……”方老太爺也不傻。
“對,到時他們就是甕中之鼈,待到除夕那天,我們搜一下城,就什麼都知道到了。”宋均然再點了下頭。
“高呀,這招高,這樣一來,將所有的奸細全部拿下,任我們處置,而那些派人來的,卻什麼也說不出來,打個了牙只能往肚裡咽。”方文軒一拍大腿,臉上也有了笑意。
“對!”宋均然這才鬆了口氣,總算是解釋明白了。
“可是,我還是覺得你們太委屈了。”老夫人卻一點笑模樣也沒有。
“奶奶,這有什麼可委屈的,我們以前得多忙呀,而且還得天天防著這個,看著那個,現在有皇上的聖旨,我們可以明正言順,大大方方的躲清閑,多好呀,而且現在離除夕還有十幾天,好好備備年貨,到時咱們就好好的過個春節有什麼不好?”方檸拉著老夫人的衣袖輕搖著,撒嬌的意味很濃。
老夫人無奈的搖了下頭:“行!好!聽你們的,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那我還說什麼,就讓那幫宵小之輩有進無出吧。”
宋均然馬上接道:“還是奶奶說的好,對,就那這些窺探我們的宵小之輩,有進無出!”
一場禁足分波,算是告一段落了。
因為禁足令的聖旨已下,第二天嶽城就張貼了告示,從年二十三開始,鎖城!整個嶽城只許進不許出,直到正月十六後,嶽城才開始解封。
大家也都在奔走相告著,但這鎖城的訊息卻不是重點,而是王妃被禁足這件事,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點。
尤其是在書齋裡,那些才子們討論的最為熱烈,他們可不怕得罪什麼當權者,這些“才高八鬥”的大才子們自然是“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本來這些對於朝廷不利的言論,平時會被官府鎮壓的,但現在卻任其發展,無人願管,因為整個嶽城的百姓都知道,嶽王爺是好人,王妃自然也是好人,只因家人先逝就遭到朝廷禁足,不準回京過年,怎麼都說不過去。
但也有人說這是好事的,因為這樣一來,嶽王爺與王妃也不用來回奔波於風都與嶽城之間了,在嶽城過年也是一樣,而且還有很多百姓自發的準備好了年貨,準備送到王府去,讓嶽王一家在嶽城好好的過個年。
這件事一呼百應,待到年二十三鎖城那天,王府外也迎來了盛大的場面,將整個通往王府的路全部堵死了,宋均然與方文軒和千機勝雪回府時,就被遠遠的堵在了外面。
他對小七道:“去看看,怎麼回事?”
小七得令的跑了出去,沒一會兒就跑了回來:“回王爺,這些都是嶽城的百姓,是自發來給王府送年禮的,是想讓王爺與王妃安心的在嶽城過個好年。”
宋均然不由嘆氣,不由的再次想起方檸說過的話:老百姓是很淳樸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對掏心窩子的好。
而一邊站著的方文軒心裡卻感慨萬千,什麼都不用說,只看這一幕就什麼都明白了,如果嶽王沒有做出對嶽城百姓好的事,這些百姓會如此愛戴他嗎?
這一幕真應該讓當朝者看一看。
可宋均然卻不這麼想,這也就是在嶽城,這要是讓父皇看到了,會給他安個什麼罪名呢。
而在王府門口,方檸正帶著一群人在那裡回絕著百姓們的熱情。
“王妃,我們不是來送禮的,只是因為您與王爺是第一在嶽城過年,家中可能準備不足,我們就是來給您們添一份年貨,真的不是送禮。”一個提籃的大娘在一個少婦的攙扶下,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是呀,王妃,收下吧。”大家也紛紛複合著。
“對不起呀,我家王爺有令,不能收嶽城百姓的東西,你們都拿回去吧,別為難我了,如果讓王爺知道了,我會被下堂的。”方檸嘴都快磨破了。
程氏嘴還沒有方檸能說呢,只能站在那裡幹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