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李家的肉一筆比,我做的肉真不算好吃,怪不得孫子吃完我做的肉還說不香呢。”
小胖子咋呼:“奶奶,買肉,買肉,饞死我了!”
奶奶:“行,買點回去,給你爺爺也嘗嘗,讓他當下酒菜。”
“小李,多少錢一斤啊?”
凡是品嘗過的,都想買點回家吃。沒一會兒就有很多人拿著碗回來買肉。
開業大吉,這天的肉量少,各家買點,很快賣完了。
兩口子賣完肉回去一數錢,好家夥,這一會兒就賺了好幾塊錢呢。三哥真有眼光,幫他們想到了賺錢的好點子。
再後來,卓玉婷就辭職專職賣鹵肉,附近的人都知道李家賣的鹵肉好吃,想買肉的每到飯點前就早早去排隊。
伺候幾年,鹵肉攤子每天少說收入十幾塊,趕上逢年過節時,每天能賺幾十塊錢。
也有見兩口子賺錢眼紅的,一方面嫉妒他們賺錢,另一方面又瞧不起他們,背後沒少嘀咕他們。
兩口子悶聲發大財,從不敢跟人說賺多少錢,生怕引來別人的嫉妒。
李中華和卓玉婷就憑這個鹵肉方子賺了很多錢,兩口子對三哥三嫂可是感激不盡,見了他們比見了其他哥哥親熱多了。
這不卓玉婷聽說三哥三嫂今天就到,顧不得家裡的生意,早早來醫院等著。
等卓玉航三人打聽著來到病房,卓玉川和卓玉婷都在。
卓玉婷最先上前打招呼:“媽,三哥,三嫂,你們來了,累不累啊?”
隨後是卓玉川跟母親問好,大家客氣了一番。
楊秋菊站到病床前,看著消瘦了的丈夫說:“你住在城裡這麼方便,有病怎麼不早點看?”
卓文華這一瘦,再加上滿臉病容,倒是看著和務農的楊秋菊差不多大年紀了。
楊秋菊跟著三兒子住這幾年,又沒人給她氣受,到時候兒子媳婦就給她錢花,吃喝不愁,養得真不錯,老來過得越發順暢。
其實卓文華過得也不差,誰讓他運氣不好攤上病了呢。
卓文華看著氣色比以往還好的媳婦,動了動嘴唇說:“沒尋思病得厲害。”
好長時間不見,兩口子也沒生疏,楊秋菊沖著丈夫嘮叨起來,“你說你怎麼弄的……”
檢查結果出來了,腫瘤是惡性的,已經到中後期了。醫生問病人家屬怎麼辦,是在醫院繼續治療呢,還是回家吃藥?
這年頭醫生都特別負責,治不好的病醫生也不給拖著不讓出院。反正醫院治不了,病人要麼去更好的醫院治療,要麼回家吃好喝好,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
卓玉川的意思是讓父親住院,該出錢的出錢,該出力的出力。
卓玉航的意思是回家讓媳婦治療,應該很快能搞定父親的病情。
楊秋菊雖然知道三兒媳婦會給人看病,也知道她很受領導看中,可是她不知道寧馨已經製出治療惡疾的特效藥。所以知道倆兒子的意見後,左右搖擺不定。
其實住院這幾天,卓文華已經從醫生和兒女的眉眼中看出來,他這病怕是不好。最後還是他自己下了決定,要回家治病。
事到臨頭,卓文華也怕死。可是,他不能因為給自己治病,就拖累所有孩子。他天天在醫院住著,不花錢哪;再說孩子們還得請假伺候他,時間一長,工作還有法幹嗎?
能治好就治好,治不好就在老家熬一段時間,不能拖累孩子們。卓文華倒是看開了,說出院就出院。
在這方面,兒媳婦們是沒有話語權的。寧馨只說可以為公公治病,最好是回家治療。
人家以為回家吃中藥熬藥方便,其實寧馨是怕她幾丸藥下去,很快給公公治好病,惹得外人猜疑,尤其是醫院裡這麼多醫生在。
病人要求回家,那就回家吧。卓玉川找醫生給多開了些西藥,留著讓父親回老家吃。他不清楚寧馨的本事,做兩手準備呢。
再說卓玉川怕是心裡有數,父親這病不好治,在醫院也治不好。還不如應了父親的意思,回家住著,起碼回家能吃好喝好,在醫院靠著也是心焦。老人嘛,到了歲數,都希望埋葬在老家那塊土地上。
卓玉航默默去補全了住院費,一家人收拾收拾回了老家。
回到家後,卓文華倒是很高興。得知他生病的鄉親和親戚都過來看望他,家裡就沒斷過人。
當天,寧馨就讓卓文華停了醫院開的藥,吃了她的秘製藥丸。
卓文華剛吃下藥沒多大會兒,楊秋菊迫切地問:“咋樣,覺得這藥管用不?”
其實這人也奇怪,楊秋菊對丈夫心裡有解不開的死疙瘩,明明能常年跟丈夫分居兩地,但是一旦丈夫快要死了,她卻不想他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