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家屬院的孩子,最起碼讀到初中畢業, 才會參加工作或是繼續上學。男孩子倒是好安排, 畢業有機會去當兵;女孩不想當兵的話,只能尋摸機會安排工作, 要麼就得下鄉……
這年頭孩子又多, 家裡想給所有兒女安排好,卻不好辦。再說誰還沒個三親六戚的,所以就有人求到寧馨這裡來,想讓十幾歲的女孩跟她學兩年醫術,到時再想辦法在醫院找個工作,比如當護士、或者在藥房給人抓個藥啥的, 這算是不錯的出路了。
寧馨倒是理解來求人的家長的想法,說起來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可是來求的人太多, 她能都答應嗎,肯定不能。
寧馨醫術是很好, 可是她沒有去正規院校進修過,就連行醫資格證都沒有。也就是現在醫療系統有漏洞可鑽,不然放到後世,寧馨拿不到行醫資格證, 是不能給人看病的。
現在寧馨還接了給部隊制藥,也沒那麼多時間收學生教導。
況且軍嫂們想讓女孩在她這裡學兩年去醫院當護士。寧馨這裡又不是護士培訓機構, 要安排應該去衛校才對。
“嫂子們,按說你們來找我,我應該收下幾個孩子。可是你們如果只想孩子們以後有個安穩的工作, 真沒必要來找我。就說你們想讓孩子以後當護士,一個是我這裡沒有教學條件,二來她們就算在我這裡學了,以後想安排工作你們還得找人,不如一次性解決……”
所以寧馨找理由拒絕了來求人的軍嫂,給來人指明瞭方向,讓她們把孩子安排到衛校,出來妥妥能當護士。
軍嫂們一想,寧馨說的話沒錯,她們何必拐個大彎讓孩子在寧馨這裡學醫,直接安排到衛校豈不是更好。於是她們回家各自去找經衛校的門路了,至於能不能安排進去,就看各自的能耐了。
寧馨委婉拒絕了這檔子事,很快就傳來好訊息,她又懷孕了。
卓玉航知道媳婦再孕後,自然是超級開心,他們家終於添二寶了。一想到再過些日子就能抱上嬌嬌嫩嫩的娃娃,他滿臉帶笑,讓人一看就知道家裡有好事。
卓玉航沒有隱瞞媳婦懷孕的訊息,戰友們知道後都恭喜他。就連底下計程車兵都知道營長因為媳婦懷孕心情特好,臉上不時帶著春風般的微笑,跟平時經常露黑臉簡直太大。團長得知寧馨懷孕後,先是恭喜了卓玉航,然後照例給寧馨減少工作量。
幸好寧馨備孕時提前準備好一批部隊常用的特效藥,根本不會耽誤正事。
爸媽的喜悅心情,曉悅也感受到了,她也盼著媽媽趕緊給她生個弟弟或妹妹。
等曉悅再次想高興地撲到媽媽懷裡時,猛然間想到媽媽肚子裡有了弟弟妹妹,她自覺地趕緊剎住腳步,生怕沖撞了媽媽。因為爸爸告訴過她:弟弟妹妹還小,經不起折騰,平時一定要小心些,不要碰著媽媽。曉悅生怕會傷著弟弟妹妹,一直記著爸爸的話。
曉悅和孟旭有時會悄悄討論媽媽師傅)生個弟弟還是妹妹。
曉悅覺得弟弟妹妹都好,她都喜歡,等有了弟弟妹妹,家裡就有和她作伴的了。
孟旭已經懂事,他盼著師傅生個男孩,那樣就兒女雙全了。因為他覺得家裡頂立門戶得靠男人。雖然師傅不重男輕女,但她生個男孩就不會被人嘲笑。孟旭甚至想過,就算師傅沒有兒子,以後他一定像兒子一樣好好孝敬師傅的。
這次寧馨懷孕比較嬌氣,聞不得一些味道,有些味道聞了就吐,比如油煙味。等她做好飯後,就難受地吃不下飯菜。卓玉航知道後,自然不再讓媳婦做飯。
卓玉航主動攬下做飯的事,“媳婦,如果我有時間,就等我回來做飯,我沒時間就在食堂買著吃。”
因為平時卓玉航比較忙,大部分時間都是寧馨做飯。如果卓玉航休息,他會主動幫媳婦做家務,因為這事戰友還笑話過他。
寧馨點頭應下。她不應不行,總不能不吃東西吧,這樣只能先顧肚子裡的孩子。
這不,他們家吃的主食開始去食堂買。如果卓玉航來得及做菜,就自己做;如果來不及,也在食堂買著吃。如果食堂飯菜吃膩了,寧馨就蒸鍋大米飯,再讓丈夫弄上倆肉菜,也苦不著一家子的嘴。
因為有空間在,寧馨家的夥食比一般人家好多了,從沒虧著孩子的嘴。因為曉悅逐漸長大,家裡還多了個孟旭吃飯,兩口子做飯只做應季菜,肉菜也是一週吃個一兩回,沒說天天吃好的。他們就怕不注意在孩子們面前露了底。
不過自從寧馨懷孕後,家裡夥食比往常又好了些。就算去食堂買飯菜,寧馨也是買有肉腥的。懷孕了嗎,肯定得增加營養,就算別人看見他們家飯菜好,也沒法嫉妒眼饞。
等寧馨肚子慢慢鼓起來,卓玉航下班又不及時,曉悅和孟旭主動攬過買飯的事。倆孩子跟親兄妹一樣,手拉手拿著布兜、拎著飯盒去買飯。
有軍嫂跟寧馨打趣說:“你看你收了個小徒弟,就跟多養了個兒子一樣,曉悅跟你那個小徒弟處得跟親兄妹似的。”
雖然人家嘴上說的好聽,但是心裡卻在想:這也就是寧馨家就一個閨女,要是孩子多,她哪有閑工夫幫別人養孩子。
也許真跟軍嫂想的一樣,寧馨如果孩子多,還真不一定有閑工夫收徒弟。不多既然收了,那就是緣分,寧馨肯定好好教徒弟。而且這年頭重視傳承,認的師傅跟親爹親媽差不了多少,以後徒弟也得孝敬師傅。收了徒弟可不就跟多養了個兒子一樣。
不管別人說什麼,寧馨對孟旭還是一如既往地好。父母不再身邊的孟旭卻在師傅和師傅的家人身上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性格變得不再那麼尖銳,他跟寧馨學到的,不僅是中醫知識,還有逐漸寬厚平和的心態和沉穩大氣的行事風格等等。
孟奶奶看著孫子認了師傅後變得開朗愛笑,不再像以前那樣渾身帶刺,防備心重,看人帶著敵意,生怕別人找茬欺負她。孟奶奶打心底感激寧馨,有空的時候,她就讓孟旭帶著曉悅來自家玩,她把攢下的好東西留給倆孩子吃。
至於孟旭的爸媽,在信中得知兒子拜了個中醫師傅後,特意給寧馨寄來一封感謝信,還寄來一些當地特産,就是希望寧馨多為兒子費點心。
因為孟旭,原本不相識的兩家有了來往,成為通好之家。
大概在寧馨懷孕五個多月的時候,她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