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有一個事,就是三個孩子住的時間長,吃的口糧肯定不少,到時候兒子口糧不夠吃的咋辦,畢竟他們每個月的口糧是有限的。楊秋菊甚至尋思,實在不行,到時候她給兒子帶些面條和小米過去,也能填補一些。
不過當著大兒子和大兒媳的面,楊秋菊沒提這茬,她生怕她提了後兩口子再多想,認為她是怕侄子們去三叔家,把三叔吃窮了。
楊秋菊沒提,卓玉山卻提了,“你三叔是吃供應糧,每個月糧食有限,你們住的時間長了,哪有糧食供你們三個吃!”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卓曉光已經是十幾歲了,他的飯量頂個大人吃得多了,倆小的吃得也不少。
卓玉山考慮周全:他們仨去了,起碼得一個月得多準備兩個大人的口糧,讓三弟上哪弄糧食去。
卓玉航為了自家吃細糧方便,這兩年陸陸續續在空間裡種了不少糧食,足夠吃的。他大包大攬對侄子們:“糧食夠吃的,你們只管去。就算不夠,我可以跟附近的村民買點。”
聽到三叔的允諾,卓曉光他們是高興了,到時候能不能讓他們去,還得大人說了算。
說著說著時間就不早了,卓玉航他們必須得走了,一家人告別後,卓玉航抱著孩子,寧馨提著行李上了騾車。卓玉山剛剛從隊上借了騾車,送三弟一家去鎮上坐汽車。
在火車上住了一晚,一家三口終於在大年初七這天來到寧馨孃家。
沒錯,甭管是誰,結了婚的女人再回以前的家就是回孃家。
恰好這天舒懷敏歇班在家,一看女兒女婿帶孩子回來,驚喜地問:“你們怎麼有時間過來?”
寧馨笑著回答:“媽,玉航請到年假,我們先回老家過了年,昨天坐火車過來的,準備住兩天再走。”
舒懷敏抱過外孫女,接著問:“那你們什麼時候回部隊?”
“十一走,回去休整一天,玉航就該工作了。”
“這次能在家多住兩天,挺好的。”舒懷敏帶女兒女婿進了堂屋,跟何奶奶拜年問好。
“媽,寧逸呢?”
“小逸在家覺得沒意思,去你大舅家了。他要是知道你們來,肯定在家等著你們。”
卓玉航把帶來的肉、點心等禮品放到桌上。
舒懷敏客氣地說:“你們抱著孩子,還提這麼多東西幹嘛?怪累的。下次來別這麼客氣了,不用帶東西也能來。”
這話當然是說給女婿聽的,卓玉航笑著說:“媽,我們一年難得來一回,哪好意思空著手來。”
舒懷敏怕他們餓了,趕緊忙活著給他們做飯吃。她很快給女兒女婿熗鍋煮了面條荷包雞蛋。
曉悅的牙齒已經長了不少,吃軟軟的面條是沒問題的。舒懷敏讓女兒女婿先吃,她喂外孫女吃飯。
吃飽後,舒懷敏讓他們回屋歇歇,回頭歇過來,要去寧馨奶奶那邊給老人走動一下。畢竟卓玉航跟寧馨的婚禮在部隊舉行的,因為路有點遠,但是寧馨孃家人都沒有參加,他們還沒見過卓玉航這個孫女婿侄女婿)。這次卓玉航和寧馨來了,怎麼都得去老宅那邊走一趟。
還有寧馨姥爺家,也少不了得去一趟,讓寧馨大舅見見外甥女婿。
等一家三口歇下後,私下何奶奶跟舒懷敏誇卓玉航:“馨馨這女婿找得好,又精神,又會辦事,你看他給你們帶來那麼多肉,一看就是看重馨馨的孃家。我看他沒事就抱孩子,也能搭把手幹家務,一看就是個疼媳婦的。”
這點舒懷敏也不能否認,女兒自己談的物件確實好。雖然女婿年齡大了女兒幾歲,但是他知道心疼人。只要他對女兒好,舒懷敏就放心了。
等寧馨小睡一覺後,舒懷敏跟女兒說:“今年你堂姐、堂哥也回來了。他們倆看著變黑了不少,想來沒少在鄉下幹活。那什麼,等到了你奶奶家,你大伯孃要是說什麼不不中聽的話,你和小卓不要放在心上。”
舒懷敏先跟女兒提醒一下,就是怕大嫂說了不好聽的話,會讓女婿多想。她是先讓女兒給女婿打個預防針。
“嗯,我知道了。”
其實卓玉航跟寧馨過過一輩子,自然對寧馨孃家親戚有所瞭解,他了解寧馨大伯孃心眼小愛算計。不過,這些跟他關系不大,他到時裝聽不見看不見就行。
寧馨問:“我堂哥堂姐請假回來的?幸虧我沒去看他們,要不就撲個空。”本來寧馨是打算抽時間去看兩人的,但是因為丈夫忙,她不放心孩子交給婆婆看,就沒去。
“是請假回來的。”舒懷敏也替兩人擔心,她說:“我看不能這樣下去,得想辦法讓寧雪和寧傑回來,要不在鄉下太遭罪了。如果他們到了年齡還不回來,難道在鄉下結婚?”
不是誰都像女兒這麼幸運的,能巧合在下鄉時就找到一個合適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