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馨做了青椒土豆燒肉和燴茄子,又燒了個西紅柿雞蛋湯。兩菜一湯, 這飯菜在當下來說算是不錯了。說實話, 寧馨做飯手藝一般,有時還不如卓玉航做得好吃。也就那次在空間發現適合燉肉的調料, 才露了一手。
卓玉航回來之後, 看到媳婦已經做好飯菜,問:“媳婦,你身體怎麼樣,不舒服的話就歇著,我回來做飯也行。”
寧馨嬌嗔他一眼,“我又不是病嬌, 哪來那麼多不舒服,現在已經沒事了。我也不能老在家閑著, 現在你忙,我得支援你的工作, 做飯洗衣的事教給我就行。”
卓玉航看媳婦如此熨帖,嘴角微挑笑著說:“我這不是怕累著你嗎,對了,今天你在家幹嘛了?”
媳婦剛到這邊, 認識的人少,會不會太無聊?以他對媳婦的瞭解, 知道她肯定不會出去串門聊天。
“還能幹嘛,看藥書唄,還有很多沒有研究透徹的藥材和藥方, 我得好好學習,爭取早日把空間裡的藥方都能練成丹藥。”
“既然你在家裡有事做,我就不擔心你無聊了。”
寧馨講究寢不言食不語,所以兩人吃飯時靜悄悄的。即便是說話,也得嚥下口中的食物再說。
等他們吃完飯,卓玉航刷碗的時候尋思:家裡就他和媳婦兩個人,稍微冷清點,如果能有幾個孩子就熱鬧了。現在他還沒有因為受傷失去生育能力,看來得好好努力,爭取早日造人成功。
他打算晚上就跟媳婦商量此事。
吃過飯後,卓玉航和寧馨該練功的練功,該看書的看書,各幹個的,平靜又溫馨。
等下午卓玉航去部隊之後沒多久,終於有人耐不住來找寧馨了,這人就是火車上遇到的李大姐。
李彩霞也是剛帶孩子到部隊隨軍,她這輩子頭一次出遠門,還不如寧馨闖實呢。來這邊後雖然她拜訪了左鄰右舍套交情,但是她不可能馬上跟別人打成一片。
再說團部裡有好幾個營,各營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軍嫂們也是分派系的,不如表面上那麼和睦。
寧馨是李彩霞最先遇到的軍人家屬,她還是覺得寧馨比較熱情可靠。因為寧馨沒有因為她是農村來的而瞧不起她。這不李彩霞在家沒事幹,沒人聊天覺得悶得慌,就帶孩子們過來找寧馨了。
再說幾個孩子對寧馨印象很好,因為這個姨姨給他們吃了好吃的東西。所以李彩霞一說來找寧馨,兩個大的都跟著來了。就連呂紅軍都沒有出去玩,而是跟著他媽來到寧馨這裡。
李大姐抱著孩子問:“寧馨,你忙不,俺來……我來不會耽誤你忙吧?”
寧馨當然回答:“沒事,李大姐,你趕緊坐,我給你倒水喝。”有事也得說沒事,總不能來人她說有事,改明就能傳出不好聽的名聲了。
寧馨說完,又把昨天剩下的喜糖拿出來,給呂紅軍和和呂紅紅吃。
李彩霞攔著說:“妹子,你可別給他們吃糖了,這兩天吃了你家不老少喜糖呢。”
“我家又沒孩子,留著能給誰吃,等天再熱熱,糖就會化掉,還不如讓孩子們吃了。”寧馨對眼巴巴看著的她兩兄妹說:“紅軍你拿著,家裡就這些糖了,你倆帶回去吃。記著,別一下子都吃掉,不然牙會壞掉。”
呂紅軍裂開小嘴笑了,主動脆生生地道謝:“謝謝姨。”
呂紅軍、呂紅紅到了這邊後,他爸呂龍海作為父親,抽空教導孩子該怎麼講禮貌,比如見人要招呼,人家送給東西要說謝謝等。跟他們講不要因為不熟悉就嘴緊不說話,不然會讓別人以為他們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其實倆孩子以前在家遇到熟悉的長輩也會喊人,只不過到了一個陌生環境,跟誰都不熟悉,不知道喊啥。但是他們跟寧馨熟悉,所以寧馨一給糖,呂紅軍就主動道謝了。
四五歲的呂紅紅顯然還很靦腆,只是用亮晶晶的大眼看著寧馨,眼裡一片純真。
李彩霞客氣地說:“你看看,俺們……我們娘幾個一來,就給你添麻煩。”
寧馨聽出李大姐說話時老是改詞的事兒,她說了句不麻煩,轉移話題問:“李大姐,我聽你把俺改成我了,還不習慣是吧?”
“可不是嗎,是俺家那口子非讓俺改的,說部隊上的軍嫂都說我,俺要再說俺,顯得土而吧唧地。”李彩霞可找到人訴苦了:“你說俺都說了半輩子俺了,冷不丁讓俺改,俺就是改不過來。”
“李大姐,不著急,你慢慢改,以後習慣就好了。”寧馨沒有勸說她改不改都可以,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
如果李大姐和呂營長在乎別人的看法,還是改了比較好。省得李大姐張口閉口都說俺,惹來別人的嘲笑,他們自個心裡也不得己。不管是誰,換了一個生活環境,還是盡量適應得好,不然她就顯得是個異類。
李彩霞又改口說:“你也覺得我改了好,那以後我就注意,早點改了說家鄉話,省得張口閉口說俺,會讓人笑話。”她覺得,每次改說“我”,都跟咬舌了一樣。
其實部隊也有別的鄉下來的軍嫂,剛來也都說方言,只不過呆的時間長了,就被周圍的人同化了。
寧馨看到比桌子還高的呂紅軍,操閑心問:“李大姐,紅軍今年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