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得筋疲力倦的産婦這才安心閉上眼睛歇著。
接生婆幫寧馨給孩子收拾身上的穢物後,趕緊把孩子包裹起來。孩子的奶奶很快把孩子接過去,都沒管累極了的孕婦。接生婆倒是有心思開始跟寧馨聊天。
“你這閨女年紀不大,醫術倒是不錯,我還真怕紅梅和孩子會出事。”接生婆對寧馨很是佩服。
這姑娘應該還沒結婚,就敢給産婦接生,膽子夠大的。
其實,這個接生婆也是跟很有經驗的人,已經幹這行好三十年。但是接生婆遇到的産婦不同,有的她能順利幫産婦接生,有時候也會遇到難以抉擇的時刻,要麼保大人,要麼保孩子。而且他們這裡距離最近的醫院好幾十裡路,如果産婦在生産過程中,沒法及時送到醫院,有可能在路上一屍兩命。
寧馨笑著回答:“嬸子,我從小跟外公學習醫術,治病救人是應該的。”說完她給産婦把脈,看産婦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現在農村醫療條件差,既然她有能力幫人治病,當然會盡心盡力。
接生婆抱過孩子說:“你還學過給産婦接生,我看你挺厲害的,有空能教教我不?”
看來還是個喜歡跟人學習經驗的主兒。接生婆也是看寧馨面嫩,覺得她好說話,這才提這種要求。要知道,當下農村很多赤腳大夫都是男人,哪會教給接生婆怎麼接生孩子。
寧馨給産婦把脈後說:“嬸子,如果我有時間,倒是願意教給你。”
寧馨欣然應允,她還希望接生婆能懂得多點,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也能順利給産婦接生。
“嬸子先謝謝你了,有時間就跟你討教。”
可惜她們平時都得上工,能學東西的時間不多。
然後,接生婆跟這家的婆婆說:“根生嫂子,咋樣,你兒媳婦可是給你生了大胖小子,這下高興了吧。”
婆婆高興地擠了滿臉褶子說:“高興,再多生幾個小子我更高興!”
“人多力量大”。在農村,人丁興旺的家族不會受欺負。生個小子長大能下力幹活,閨女養大嫁到別人家。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多生兒子。
接生婆滿口誇贊剛出生的孩子,“這孩子是有福氣的,正好碰到這姑娘來到咱們村。”她決口不提自己沒本事幫産婦接生的事。
接生婆覺得:就算今天不是她給順利接生的,也不能白忙活一天。接生婆想多誇孩子幾句,回頭孩子奶奶一高興,說不定多給她倆雞蛋呢。
接生婆接生是門技術,每次給産婦接生之後,生了孩子的人家會給接生婆謝禮,也許是一二十個雞蛋,也許是塊兒八毛的錢。
寧馨倒是對這些沒感覺,專心給産婦把脈後說:大人孩子都平安,讓産婦好好休息,多給她喝點紅糖水下惡露,讓産婦多喝點小米粥,多吃點雞蛋,燉點豬蹄湯和鯽魚湯下奶,有了奶水好給孩子餵奶。大人吃好喝好,孩子才養得好。”
寧馨只能拐著彎給産婦爭取好點的夥食。因為她知道,好多農村婆婆只對孫子好,拿兒媳婦不當人,有的産婦生完孩子接著就下地幹活,料理家務,根本不會讓産婦坐月子。
寧馨又囑咐一句:“現在還冷,要注意給小孩子好好保暖。”
婆婆笑著說:“知道,肯定虧不著我孫子。”隻字不提剛生完孩子的兒媳婦。
寧馨交待完,肯定要走。婆婆這才把孫子放到兒媳婦身邊,去送寧馨和接生婆。
本來這家婆婆給接生婆準備的謝禮是十個雞蛋,可是寧馨也來幫忙給兒媳婦接生,她總不能讓寧馨空手回去。再說這姑娘可是會看病的大夫,說不定啥時候就用著人家,於是她只好肉痛地多拿出倆雞蛋,分給寧馨和接生婆每人六個雞蛋。
接生婆結果六個雞蛋,有點嫌少。可這次對虧寧馨幫忙,要不她可能一個雞蛋都拿不到。這樣想著,接生婆倒是沒覺得寧馨分了她那份東西,只是覺得根生嫂子有點小氣。
寧馨拒絕接雞蛋:“嬸子,這雞蛋還是留著給産婦吃,讓她吃了好早點給孩子餵奶。孩子小,得好好照顧才是。”
寧馨拐彎抹角又提了一回。
這婆婆不知有沒有聽懂寧馨的意思,馬上回答:“虧不著我孫子,回頭就給她住雞蛋吃。”接著她把雞蛋往寧馨衣兜裡塞:“你別嫌雞蛋少,拿著。”
寧馨知道農村養幾只雞,攢下來的雞蛋捨不得吃,她還是沒要雞蛋,“嬸子,你還是把雞蛋留給産婦吃,這樣孩子早點吃上奶,身子才健康。這樣吧,你要是非得送我東西,不如送我點蘑菇木耳這樣的幹貨,我們那裡正好缺菜吃。”
寧馨這話一說,婆婆馬上塞雞蛋的手縮回去,“你等著,家裡有的是蘑菇木耳,我多給你裝點回去。”
每年秋天村裡都會組織村民去山上採摘山貨,農村人只要不懶,一般家裡不會卻蘑菇木耳這類東西。這時又是缺油少鹽的年代,蘑菇木耳白煮也不好吃,農村人不太會擺弄精緻的菜餚,攢下的幹貨一般都吃不完。有人會給城裡的親戚送點山貨去,親戚家回禮的話,說不定送點農村人需要的東西。
婆婆找了個空竹籃,給寧馨裝了大半籃子蘑菇木耳。
“你拿著這些,我家小雲跟著你去,讓她把籃子拿回來就行。”婆婆亮嗓子喊了一聲,“小雲,跟著這個姐姐去,回頭把咱家籃子拿回來。”
一個瘦巴巴的小女孩出來了,怯生生地走到寧馨跟前,害羞地低著頭,也不敢跟寧馨說話。
婆婆一臉嫌棄地說:“這妮子嘴巴真緊,跟蚌殼一樣,也不知道好好說句話。”
寧馨可捨不得小孩子受委屈,忙拉起小姑娘的手,柔聲說:“走,你跟我回去,回頭把籃子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