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馨手頭有一副銀針,是原來她姥爺慣用的, 因為紅衛兵抄家時銀針放在比較蹊蹺的地方, 東西並沒有被人抄走。
上次舒懷敏看望父母時,忘記給父親把銀針捎去。這不女兒下鄉前說有空要去看姥爺和姥姥, 舒懷敏就讓寧馨給她姥爺把銀針捎著。因為上次父親跟舒懷敏要過這東西, 用了幾十年的東西,離了離手不得勁,舒懷敏的父親一直惦記著。
寧馨把姥爺的銀針隨身放在空間裡,這玩意她可不敢亂放,怕遺失了再不好找,就隨身帶著。反正她有空間, 放在裡面很是方便。
寧馨裝作在書包裡摸東西,其實是在空間摸出一木盒銀針。她拿到銀針就跑了出來。
在去二虎媽家的路上, 楊秋菊隨便問了幾句,兩人很快就到了病人家。
這時二虎爸也到了。他聽說媳婦肚子疼得厲害, 擔心得很,馬上扔下地裡的活計回來看看情況。
二虎爸本來不相信年紀輕輕的寧馨會治病,他跟媳婦說實在不行就去縣醫院看病。二虎媽不同意,怕去縣醫院花錢多, 非得先讓寧馨給治病看看。因為剛剛在地裡,寧馨幫她壓幾個穴位, 她感覺有效果,她覺得寧馨應該有點真本事,起碼應該比高和平強。
高和平算是村裡的赤腳大夫, 被二虎爸扯著來給二虎媽看了看,他也說不出個四五六,只說讓他們先拿點止疼藥吃。要是不管用,就去縣醫院看病。
高和平並不知道二虎媽找寧馨給她看病,要不他說不定心裡會不舒服。畢竟寧馨只是個年輕姑娘,他不一定能瞧得上。
寧馨來了後,二虎媽就讓她趕緊給自己紮針,這一會兒又疼死個人,二虎媽快受不了了。楊秋菊沒走,就在一邊看著;還有二虎媽的丈夫,也在一旁觀看,他們都想看看這姑娘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寧馨下針很有經驗,又快又準,再加上她練武之後手穩,行針時力道恰到好處,一下子就紮到穴位正點子上。
寧馨紮進去後,二虎媽竟然還有閑心說話,“你紮針一點都感覺不到疼。”
寧馨輕輕撚動銀針,還悄悄增加少許內力進去。寧馨這是第一次使用內力行針給人看病。以前她只聽說過內力和針灸結合看病,會見效更快,因為這樣行針更能激發人體潛能和免疫能力,因此她才敢在行針時新增一點內力進去。如果以前沒見過前輩這樣行針,寧馨可不敢拿病人亂做實驗。
二虎媽很快舒展眉頭說:“我覺得管用,感覺肚子沒剛才沒那麼疼了!”
過了一會兒,等寧馨給二虎媽施針之後,“怎麼樣,你肚子還疼嗎?”
二虎媽摸摸肚子驚喜地說:“真不疼了,姑娘,真是太謝謝你了!”就是這姑娘來村裡沒幾天,二虎媽還不知道人家叫啥名字,太尷尬了。回頭趕緊打聽這姑娘叫啥,送點東西好好感謝她。這姑娘醫術比高和平強多了,回頭身體不舒服可以找她看。她還是個姑娘,給女人看病更方便。
寧馨說:“在徹底好之前,你別幹太累的活,你這種情況還得再針灸幾次。”
二虎媽疑惑地問:“我這肚子都不疼了,這還沒好?”
寧馨解釋:“現在是不疼了,但是病灶還沒好,還得繼續治療。你放心,不是什麼大毛病,我再給你施針治療幾次就能好。”
二虎媽感覺確實肚子不疼了,她一個勁兒感謝寧馨,誇寧馨誇得快誇出花來了。二虎爸被寧馨利落的施針動作跟驚住了,心想:這姑娘真有兩手,紮針時手一點都不抖。這不二虎媽說她肚子不疼後,二虎爸也憨笑著跟寧馨道謝。
寧馨上輩子被病人追著送禮感謝的事都常見,二虎媽這幾句誇獎她沒放在心上,她囑咐二虎媽這幾天應該注意的問題,說定下次來施針的時間,讓二虎媽到時在家等著。
寧馨囑咐完事,把銀針收起來放到木盒中,就打算走。
二虎媽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姑娘,你先等等。”
二虎媽去了另一間屋子,雙手抓了五六個白皮雞蛋回來,“姑娘,你看你給我治病,我們家也沒啥好感謝你的,這幾個雞蛋你拿著。”
白皮雞蛋個頭看著不大,一看就是自家養的雞下的笨雞蛋。寧馨瞭解村民的不易,家裡的雞蛋都捨不得給自家孩子吃幾個,這幾個雞蛋算是大禮了。
寧馨搖頭堅定地拒絕,“嫂子,你把雞蛋留著給你家孩子吃。你不用跟我客氣,我給你施針又不費什麼。”
二虎媽不好意思地說:“你看你說的,你可是幫我大忙了,我也不能讓你空著手回去,那樣顯得我多不知事。”
楊秋菊見狀插嘴說:“要不這樣吧,二虎媽你把雞蛋留下,再送給寧馨點菜吃,我估計他們知青剛來缺菜吃。”
二虎媽一拍自己的腦瓜說:“我真沒沒想起這茬來,你們先等等,我這就去給你們拿菜。”
北方冬季天氣寒冷且漫長,等大雪一到,青菜除了冬儲的白菜蘿蔔,飯桌上基本不見其他青菜。可是天天吃白菜蘿蔔也能吃膩歪了,於是每到秋末,家裡的主婦就會把豆角、茄子等不易儲存的菜曬成菜幹,這樣冬天也能換換口味。
基本每家都是這樣,每年醃一缸芥菜疙瘩或是紅蘿蔔鹹菜,有會醃酸菜的東北媳婦還會整一大缸酸菜醃上,能吃一冬天。
二虎媽每年都會曬菜幹,儲存一些大白菜和蘿蔔,家裡自然不缺這些玩意兒。她迅速抱了兩顆白菜,又揪著幾個大蘿蔔出來。
“你拿的了嗎,要不我給你送去?”二虎媽真心想結識這個會醫術的姑娘,所以特別上心,想一路把她送回去。
這樣寧馨也不好再拒絕,她再拒絕就顯得不近人情,於是她彎腰拿起一顆白菜和兩個大蘿蔔,“嫂子,我拿這些就行,這些夠我們吃幾天的,再說地裡也有野菜可以吃,用不了太多。”
在這物資奇缺的年代,啥都是好東西。農村有自留地,勤快點就不缺菜吃,但也不代表有人會拿菜隨便送人。爛菜葉子還能剁碎了喂雞喂豬,何況是好菜,送人也會心疼。
要不是寧馨給二虎媽看病,還真沒人主動給新來的知青送菜。畢竟大家相處時間不長,還不夠瞭解對方,更不需要送東西來維系感情。
二虎媽熱情地說:“姑娘,這點夠吃的嗎?要不你再拿點,要是以後你缺菜吃,再來家裡拿。”
寧馨最怕遇到這樣熱情的人,一再推辭別人的好意,她自己感覺不好意思。她再次拒絕二虎媽後,眼巴巴地看向楊秋菊:“大姨,咱們走吧。”
楊秋菊看寧馨這樣,猜到她想走的意思,忙跟二虎媽說了兩句客套話,跟著寧馨一道出了大門,二虎媽和二虎爸把她們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