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局勢安定後,蘭茞要回到三蓁去。芷鬱封他為三蓁總使,統領三蓁軍政。臨行兩對依依惜別,芷鬱拉著蘭茞的手道:“身家性命,全託福給師兄了。”
蘭茞道:“聖上放心。”
雪薔、黛蘭也不忍分離,情不自禁眼中含淚。中間還有個小插曲,珏蘭跟著爹孃回蘭澤,小祁源很是傷感了好幾天。
芷鬱繼位之初宵衣旰食,但心中無時不刻要掛念寧楚,幾個月半年還是要回去。第一次回寧楚王宮,一家人激動的要哭出來,一草一木都是那樣可貴美好,連水都比別處好喝了。先各回各的屋子,呼呼大睡一場。
從京師跟來的宮人一臉驚愕,那意思好像在京師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樣。
白粲暫理三蓁事務,蘭茞回去見諸事妥帖,交接政事後在府上設宴答謝。
宴席設在花園,兩人剛推杯換盞,珏蘭領著薰蘭跑進來,一人抱住蘭茞一條腿。
蘭茞笑道:“兩個淘氣包,有客人還這樣莽撞,快叫人。”
黛蘭領著弟弟向白粲行禮。白粲道:“鬱相好福氣啊。”
從鬱府出去,白粲獨自走在燈火通明的街衢,越是怕見到什麼就越是遇到。
一個二十幾歲的男子一手牽著一個孩子,一兒一女,女孩道:“我要栗子。”
“又吃栗子啊。”
“我最喜歡栗子。”
白粲立在路中間,老態龍鐘,過往的歲月全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芷鬱踐祚後致力與民休息,恢複國力。過往物阜民豐的崇華,自從被白粲水淹後成了舉國重災區。崇華自古以耕種為業,自從多數耕田化為湖泊,民不聊生,年年鬧饑荒。
芷鬱下旨鼓勵崇華興辦漁業,種植紫露草、紫倩米等水生農物。以水産、香料向外省換糧食。崇華百姓世代以耕田為生,千秋萬代的産業一夜之間要改弦更張,鮮有人響應。
中書令徐潛上奏,崇華民眾對白粲積怨甚多,不若改換他人。
芷鬱一點不擔憂道:“那老頭子一定有辦法,徐卿只等訊息。”
白粲向朝廷奏請減免了崇華漁戶的賦稅,並且每年進供鮮魚和香料。傳言皇上皇後非常喜食紫露鰣魚,皇後喜紫露花香料,多次命崇華進貢。起初京師開始流行吃鰣魚,王妃命婦間流行佩帶紫露草,後來風潮蔓延至崇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崇華百姓逐步接受新政,經歷幾年耕耘,儼然又是一個寧楚。
又一年芷鬱前去巡遊,有人進言是否嘉獎白粲,芷鬱向白粲道:“崇華因你而敗,又因你而興,不該嘉獎。不過崇華的百姓是有功的,朕就賜個新名字,給這重生之地。”向雪薔道:“皇後說叫什麼好。”
雪薔道:“聖上賜名吧。”
芷鬱見她不肯給名字,又向玄薇道:“你給起個名字。”
玄薇道:“崇華的崇德湖和寧楚的冰鑒湖相連。寧楚是父皇從荊棘之中造就出的,崇華也是父皇新政造出。崇華而今盛産紫露草,湖泊一片片紫色,把崇華也染成紫色一樣。就更名紫寧好嗎?”
芷鬱笑問道:“白侍郎以為如何?”
白粲磕頭謝恩道:“臣替紫寧百姓,謝聖上,謝皇後,謝長公主。”
後來芷鬱和雪薔乘舟遊湖,湖水彷彿一片紫海,彌漫著花香。
雪薔道:“這裡好漂亮,果然都是紫色的。”
芷鬱道:“我看白粲這老頭子,也老態龍鐘了。”
雪薔咬著鮮果道:“他才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