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樓原本的主人便是碧螺宮這代宮主柳月,在柳月成為宗主後便很少再來這裡。
林雲兒被帶來碧螺宮成為宮主嫡傳後,這棟竹樓就被柳月賞賜給了她。以竹林為界限,除了宮主及那位專門負責照看竹樓的老嬤嬤之外,擅入者皆會被處以重罰。
婆娑搖曳的竹海邊緣,竹樓孤零零地依山而立,建造竹樓的竹子只是尋常材質,因此竹樓早已泛黃,要不是有位老嬤嬤時常維護,估計早已坍塌。老嬤嬤也只是下三境的修士,修道無望後,便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棟竹樓,但也換來了世俗裡家族的世代榮昌。
此時這位沒能躋身中三境,從而無望長生大道的老嬤嬤,正在竹樓前給剛剛栽種上的一顆樹苗澆水。老嬤嬤很慶幸,自己還好有著下三境的底子,否則此時不知還能否提的動,這桶平時用來澆灌藥草的特製藥水。
照料完這顆樹苗後,老嬤嬤便來到了樓上,看著在窗邊發呆的林雲兒,她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轉身下樓擦拭起了竹樓,現如今她已連自己名字都快忘記了,卻能清晰地記得每天要清理兩次竹樓。
有的事情一旦堅持做了很久,或許會忘了最初時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或許會忘了忘了剛開始時的艱辛、甚至牴觸,但是唯獨不會忘記的,是當初做決定時的初心。
林雲兒聽見樓下響起了日常擦洗竹樓的聲音,視線移到了院子裡剛被澆過水的那顆幼苗身上,繼續陷入了沉思。
老嬤嬤每天早晚兩次清理竹樓,林雲兒早習以為常。
林雲兒來的時候這位老嬤嬤便在這了,這些年過去了,老嬤嬤是看著林雲兒從一個小丫頭,變成了如今人們口中的林仙子,但是兩人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多親密。
老嬤嬤看著林雲兒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漂亮、修為也越來越高,但同時心事重重的時候也越來越多。
她也想著讓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丫頭,能多笑一笑,但是在努力無果後,便也學會了習慣,就像林雲兒也習慣了,每次老嬤嬤在她身後的欲言又止。
竹樓前的那顆樹苗,是林雲兒上次外出時,從路邊一顆大枇杷樹下移植來的,也是一顆枇杷樹。
林雲兒覺得她和這棵樹很像,都是被人帶到別處,然後有機會茁壯生長,但是從來沒人問過她的想法,就像她親手將這棵樹移來此處,也沒考慮過這顆樹的想法一樣。
看著樹發呆的林雲兒,呢喃道:“願不願意呢?”
林雲兒當年被碧螺宮的仙長尋到時,家裡還有父母和一個弟弟。
當時那位仙長告訴林雲兒父母,要帶她離開去很遠的地方,林雲兒只記得父母交換過眼神後,硬氣地說道:“沒有五十兩銀子,我這寶貝閨女可不能跟你走。”
就這樣,林雲兒被仙長用五十兩銀子換走,帶來了這裡。
當那位仙長祭出法寶帶林雲兒離去時,林雲兒只記得,父母得了錢後便帶著弟弟轉身進了屋子,看著手中的銀子眉開眼笑。
而林雲兒家對門,開著私塾的瘸腿老夫子家裡,卻是衝出了一位少年,追著林雲兒喊道:“林丫頭,你要去那裡啊?啥時候回來啊?”
林雲兒聽見這個同齡人的話語後,淚水終於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的往外流。
看著身後變得越來越小的身影,林雲兒用手背胡亂擦了擦臉頰,喊道:“你不是喜歡寫字嗎,你多給我寫些信,等我回來了,你就讀給我聽。”
聽著此話的仙長,回頭看了眼身旁瘦弱的小花貓,對著身後那個小如螞蟻般的影子,說道:“你也可以來碧螺宮找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