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聽說是考生物。唉,今年第一次考生物,也不知道我家孩子能考成啥樣!”
又有家長抱怨道,“好好的幹嘛要加一門生物?”
“誰知道國家怎麼想的?加了我們就只能考嘛!不過想來第一次考生物不會太難的。”
教室裡,一個個學生正在奮筆疾書。
後世的許多教室都還沒有裝上空調,更別說八十年代了。幾個風扇在頭頂轉悠,帶來絲絲涼意。下午三點這會兒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翻滾的熱浪聲勢仍盛,夏蟬在窗外叫個不停,惹得學生們抓耳撓腮,煩躁不已。
這題怎麼寫?
那題好像也不大會!
眾多學生心裡有苦說不出,只想罵娘。試卷前面確實不難,好好背書了都能寫出來。可是後面的內容頗有些沒有見過的了。
先是這樣的題,給一個細胞的示意圖,問各個部位是啥。這還好說,大部分人都答了出來。
再往後又問什麼dna結構,接著還有計算題,大家有點傻。
等做到最後好像有一道完全看不懂的附加題,大部分人已經放棄了。
這題問的是,如果要探究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器官發育的關係,用什麼作為研究物件?為什麼?
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它在講什麼了!
這題怎麼答啊?
趙勝天和宋明河也看到了最後一題。
宋明河的知識都來自於學校的書本。他完全沒做過什麼實驗,課本上的實驗案例也不算多,他想猜一個又不知道猜哪個。眼看著時間就要到了,他急得滿頭大汗,臉色蒼白,最後只好放棄。
趙勝天前面做的異常順利,對他來說這難度好像和上一次預考沒有什麼差別,直到這最後一題,讓他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問研究物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勝天搜尋了一下腦海中和細胞分化有關的研究物件,第一反應是植物。可是這一類實驗的研究物件都是植物,專家組怎麼會出這樣簡單的題作為附加題?
他繼續在腦海裡回想,器官發育,器官發育相關的題他有沒有做過?
趙勝天像在地板上找一根針一樣一寸寸地搜尋著,不斷地回放之前做題時的記憶。
好像有一個,那個什麼胚胎髮育的。問胚胎髮育過程中失去尾是由於什麼。
由於……由於細胞在發育過程中產生了程式性死亡!
他想起來了!就是細胞程式性死亡理論!
當時題目有提到某一年有科學家用線蟲作為研究物件,然後發現了這個原理後來還獲了一個什麼獎!
趙勝天立刻寫下線蟲二字,至於原因,他寫了細胞數量較少,研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