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哪吒與李靖糾纏之時……
終南山之上,有一道人,此乃闡教原始天尊記名弟子云中子的道場,一日,閒居無事,手攜水火花籃,意欲往虎兒崖前採藥;方才駕雲興霧,忽見東南上一道妖氣,直衝透雲霄。
雲中子望去,點頭一嘆:“此畜不過是千年狐狸,今假託人形,潛匿朝歌皇宮之內,若不早除,必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雲中子喚來童子,說道:“你與我將老枯松枝取一段來,待我削一木劍,去除妖邪。”
童兒不解問道:“何不用照妖寶劍,斬斷妖邪,永絕禍根?”
雲中子哈哈一笑,眼中露出蔑視:“千年老狐,豈足當我寶劍!只此足矣。”童兒取松枝與雲中子,削成木劍,吩咐童子:“好生看守洞門,我去去就來。”
雲中子離了終南山,腳踏祥雲,望朝歌而來。
紂王日迷酒色,旬月不朝,百姓皇皇。滿朝文武議論紛紛。內有上大夫梅伯與首相商容、亞相比干商議道:“天子荒淫,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奏本積如山,此大亂之兆也。我等身為大臣,進退自有當盡的大義。況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與二位丞相俱有責焉。今日不免鳴鐘擊鼓,齊集文武,請駕臨軒,各陳其事,以力諍之,庶不失君臣大義。”
商容當即便是說道:“大夫之言有理。”
傳執殿官急匆匆的來到了摘星樓對著紂王急聲說道:“眾位大臣鳴鐘鼓請大王升殿。”
紂王正在摘星樓宴樂,聽見大殿上鐘鼓齊鳴,左右的費仲與尤渾也不得不說:“請聖駕升殿。”
紂王不得已,吩咐妲己:“美人稍等片刻,待朕忙完便會來與美人再行作樂。”
紂王秉圭坐輦,臨殿登座。文武百官朝賀畢。見二丞相抱本上殿,又見八大夫抱本上殿,與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抱本上殿。紂王連日酒色昏迷,情思厭倦,又見本多,一時如何看得盡,又有退朝之意。
首相商容以及亞相比干見到紂王有了退朝之意,哪裡肯讓紂王退朝,當即比干便在了出來,說道:“陛下何事旬月不臨大殿。日坐深宮,全不把朝綱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聖聰者。乞陛下當以國事為重,無得仍前高坐深宮,廢弛國事,大拂臣民之望。
臣聞天位惟艱,況今天心未順,水旱不均,降災下民,未有不非政治得失所致。願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轍,去讒遠色,勤政恤民;則天心效順,國富民豐,天下安康,四海受無窮之福矣。願陛下幸留意焉。”
紂王聽得比干在哪裡自說一大堆話,聽著有些煩躁,當即沉喝道:“朕聞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只有北海逆命,已令太師聞仲剿除奸黨,此不過疥癬之疾,何足掛慮?二位丞相之言甚善,朕豈不知。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與朕代勞,自是可行,何嘗有壅滯之理。縱朕臨軒,亦不過垂拱而已,又何必嘵於口舌哉。”
頓時,紂王與文武百官陷入一場交鋒之中,百官希望紂王可以理朝事,不墮落與後宮,但是紂王卻心中著急妲己,想快一點回去好找妲己。
一時間,紂王與百官爭論的面紅耳赤,正欲發怒只是,以個傳事官急匆匆走來,跪在大殿之上,稟報道:“啟稟大王,門外來了一個道人,說是終南山練氣士雲中子,請求陛下一見。”
紂王心想:“眾文武諸臣還抱本伺候,如何了得。不如宣道者見朕閒談,百官自無紛紛議論,且免朕拒諫之名。”當即傳旨:“宣!”
雲中子進午門,過九龍橋,走大道,寬袍大袖,手執拂塵,飄飄徐步而來。
雲中子左手攜定花籃,右手執著拂塵,近到滴水簷前,執拂塵打個稽首,說道:“陛下,貧道稽首了。”
紂王看這道人如此行禮,心中不悅,心想:“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雖是方外,卻也在朕版圖之內,這等可惡!本當治以慢君之罪,諸臣只說朕不能容物,朕且問他端的,看他如何應我?”
“道人你是從何處來?”紂王看著雲中子說道。
雲中子笑道:“貧道從雲水而至。”紂王不解:“何為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