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治國,思賢若渴,雖然他屬下人才濟濟,但他也唯恐埋沒人才,所以在朝堂前設定了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百姓攻擊他的過失。
帝堯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
帝堯在國家治理及思想文化方面,完善了刑律,制定法度,教民修德,提倡禮儀,改婚俗,將人倫,重孝道,譜音樂,制舞蹈,創圍棋。
在經濟方面,他組織百姓建立手工作坊,作葛衣,泡果酒,製陶器,鍊銅錫,組織民眾抵禦洪水,維護農業生產,修訂曆法,開創了生產力大展的新時期
平陽北有一條澇河,它發源於浮山東北的牛首山下,這裡多黑風,颳得山黑水黑,故牛首山又稱為烏嶺或黑山,澇河也稱為黑水了。
黑水和城西河水馬臺河匯合以後,到郭行一帶峽谷水流湍急,洪水季節,河水猛漲,橫溢兩岸,常常造成災害。
這黑水上有個黑風女妖作怪,興風作浪,滿水狂漲,淹沒附近的良田村莊女妖走時乾旱季節,如地震,地動山搖澇河干涸,滴水不留。
帝堯為了解除百姓疾苦帶領一班人馬前往治水消除妖災堯一行來到郭行,女妖已走遍地乾旱,人困馬乏,連一滴水也找不到。
大家正愁著缺水的事,堯的坐騎一匹大白馬被雲端降落的一縷霞光纏身,隨即仰長嘶,用蹄子在一塊方形的岩石上,撻、齧、略,連刨三下石頭上火星四濺,崩出一個馬蹄形石坑,那馬又低下頭鼻子冒氣低鳴了三聲,立即一股子清水從石縫中冒出來譁、譁、譁,一陣兒便成了一個清水泉,大家一見,喜出望外爭相品嚐這甘甜的清涼水這就是馬刨泉堯陵一景的來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帝堯一行解了焦渴正往前走忽然黑風颳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雨傾盆,河谷口一帶山崩,堵住了水路郭行口往上,洪水汪洋,眼看村子被淹。堯立即讓人在谷口挖土刨石,扒開一個口子,放蓄積的洪水流走,為郭行一帶的百姓免除一場大水災。
洪水洩去以後,河水奔流兩岸往來不便,堯決定在河道上架起一座石橋,並要求三日內建成大家只得晝夜不停地幹,白天干活還好辦,可是夜晚黑咕隆冬實在困難這件事被鹿仙女知道了。
當天夜晚,大家幹活正愁著看不見時忽然天空飄來一朵紅雲紅光閃閃,照得河上大橋一帶明晃晃的一片有人往上看時,看見鹿仙女站在雲端向大家揮手致意,原來是鹿仙女撒開自己的霞帔放出光彩,為修橋出力助戰。
大夥奮戰三天三夜,第四天凌晨,石橋巍然屹立在黑水河上堯王和大夥一起歡呼勝利突然間,風起雲湧,下起瓢潑大雨,頓時洪水奔騰大浪翻滾,猛衝橋,女妖在空中露出猙獰的面孔嘲笑。
堯無奈之際,將母親出生之時攜帶的一枚金丹靈珠吐出來趕走女妖,將靈珠安放在橋上鎮住石橋從此,不管有多大的洪水,也淹不了衝不垮這座石橋,堯卻由於吐出靈珠,大傷元氣,病倒在床。
鹿仙因為道行不夠,法力低微,不能對敵降妖,只能遍放霞光照明黑夜。
且說黑風女妖未除,帝堯放心不下在郭行村邊滿河旁邊有個山丘,人稱姻堆裡姻堆下部,有一山洞一直通到霍山腳原來這個洞清風徐徐,沁人心脾,百姓勞動過後,多來這個洞口歇涼,渾身清爽人稱清風洞自從這個洞鑽進黑風妖以後,時而興風作浪,毀壞村莊田園;時而化為牛頭馬面口吐黑風,傷害人畜;時而化為妖女,深吸一口氣,將人吸進肚裡弄得附近的人,日夜不寧,四散逃離田園荒蕪,阻斷交通。
民謠說:“清風洞變成黑風洞,黑風洞裡宿妖精;倒吸一口氣,人畜不見影涼爽地變成吃人坑,弄得路斷行人,民不聊生。”
帝堯聞報帶病與大家商議降妖除害堯母見兒子積勞成疾,十分心痛,便自告奮勇願降妖除害,為兒分憂。
這天是六月初十日,堯母手執桃符,面對東海而拜,虔心虔誠叩拜命運天尊。
命運天尊有感,旋即一道光芒向著慶都而來慶都接住,卻是一枚金光閃爍的玉符其中一朵金焰搖曳,外表卻絲毫覺察不到燥熱,一隻三足金烏影象圍裹玉符全身,神秘瑰麗。
慶都深吸三口氣,轉向洞口,經玉符貼在洞口,但見絲絲太陽精華被玉符吸引牽制,往山洞裡而去慶都不放心,在洞口日夜守候了三個月。
說也奇怪,黑風妖再也沒敢出來作怪後來從霍山一帶傳來訊息,說有一股黑風從霍山腳下洞口中衝出去,化為烏有從此黑風洞又恢復清風洞的名稱,逃走的人們,又陸續回到家園。
喜歡洪荒之萬道天尊請大家收藏:()洪荒之萬道天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