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每到春來,江南郡的文人墨客,都要打馬遊堤,吟詩作賦,仿如此,方不負這紅花綠樹,萬裡春。
京裡聞名的玉面探花林宇澤,是一眾才子們爭相邀約的物件。
不過今春的美景,林二爺勢必是要辜負了。原因無他,哪裡的春色美景能抵得過,自家囡囡的嬌嬌面龐,淺淺甜笑?
“二爺,囡囡的名字您想好沒?”李清淺近幾日,每天都要問一上一遍。
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林二爺,遍翻經史典籍,卻始終求而未果後。
這一日,進得屋來,忽聽王嬤嬤邊哄著囡囡,邊道:“囡囡好,囡囡乖,囡囡是爹孃的小棉襖……”
“好!好!好!”林宇澤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心裡有了計較。
“大俗即大雅,古人誠不欺我!”林宇澤說完,回了書房,用簪花小楷端正的書了三個字“林暖暖”
起了名字作“暖暖”的她,此刻正在吃著奶,她嚥下一口奶,默默地想著:這一世,她的名字也叫林暖暖,願不要重複過去的命運,有屬於自己的溫暖!
“嬤嬤,你看小姐真乖!”秋渠看得眼睛都捨不得眨。
秋渠是幾個大丫鬟之中,年紀最小的,如今不過才十一二歲。她能升了大丫鬟,純是因著李氏喜她的活潑性子。
“都說剛生的孩子不好看,咱家小姐怎就這樣標誌呢?”秋渠在心裡悄悄說道。
兩個嬤嬤不許她們誇小姐,說是鄉裡人取賤名,孩子會長得好。
到她們小姐這兒,招娣,翠花,大妞……顯然是上不得臺面。
王嬤嬤跟喬嬤嬤一番商量後,對他們立下規矩:讓他們萬不能,將“好”字掛在嘴上誇。
這些規矩自然跟林二爺夫婦沒有關系。
林二爺是每天都要誇一遍“暖暖真乖,暖暖真好看!”才去縣衙的。
林二奶奶那就更不必說,恨不能十二時辰盯著自家閨女。
吃奶打個嗝,惹她一笑:
打個呵欠,惹她一笑:
甚至出恭憋紅了臉,也能惹她一笑……
林二爺夫婦,身體力行的表現著“有女萬事足”。
兩個嬤嬤也無法,只有見天的盯著林暖暖,很怕她變成個“夜哭郎”。
江南這一帶,孩子太過嬌養,誇得狠了,就怕孩子鬧夜。
要說,主子們稀罕,這也是人之常情。就說她們這些下人也要念幾次佛經,感謝一下佛祖。實在是二爺和二奶奶太不容易了。
要說京城林國公府,不說京裡,就是放眼整個大夏,那也是很有名氣。
且不提,林府的家祖跟大夏開國皇帝曾同生共死,助著元帝打下了如今這大好江山。
就說現任林國公林琨,母親林老夫人是長公主。林國公嫡妻薛氏是皇上親封的“榮華郡主”,膝下有兩個嫡子:林家大郎林宇恆,曾是西南的將軍。
林家二爺未到弱冠之年就金榜題名,得了“少年探花”的美譽。
這樣的探花,在大夏都是不多見的,更遑論還是勳貴之家。
林宇澤林二爺,可說是林老夫人最得意的曾孫。
他深得父母兄長看重,若說不足,就只除了三年前,執意要娶李氏這事。
當年,他在陪母去晉安寺進香,無意中見到李氏。頓時就驚為天人,非卿不娶。
說起來,論門第,兩家倒也相當。
不過因著一樁陳年舊事,林李兩家早已反目成仇。此事還涉及國公夫人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