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這媳婦兒詞說的挺好。”王大嬸瞅著江玖在上面振振有詞,心裡免不得羨慕,她回頭看了眼自己身後跟著的幾個媳婦兒:“你們一個兩個的,也上去講講給我爭下光?”
王大嬸已然忘記最開始她炫耀自家媳婦兒多好多好的時候了。
“她隨便說說的。”張梅謙虛道,但是她那個心情啊,可美著呢。
“你家小森讀書去不?”王大嬸打探道。
張梅:“讀,必須讀,他媽說了只有讀書才有出息。”
“啥出息,種地的出息?”
“你這婦女眼光就淺了,你看我們隊的劉大夫,人家讀過書,所以人家吃輕鬆飯,掙高公分。”
王文秀嘖了一聲:“那總不能人人都當大夫啊?”
“不是人人都當,劉大夫是他們的起點,我相信我家小森讀了書就能爬的更高。”張梅笑著開口道:“小森,給王奶奶背首詩,就那個說糧食的。”
小森一聽讓自己背書,眼睛都亮了,他坐的端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剛好,楊柳也唱到鋤禾日當午。
兩個聲音在空中交匯,兩代人該有不一樣的路,後代走的路也該比上一代的路要好走一點,這才是一輩一輩奮鬥的目的。
活著的時候為自己,為自己所處的國家。
死的時候也可以為孩子鋪一條順暢的路。
“奶,我要去讀書。”王大嬸家的劉軍搖了搖他奶的胳膊,開口道。
“讀啥書。”王大嬸揮開劉軍的手:“好好幫你爸媽種地。”
話音剛落,王大嬸就轉念一想,這張梅家的孩子都去讀書了,自家孩子沒去,這不是被壓一頭嘛,她又轉變了想法:“想讀書?去給我讀,你和劉國都去讀書。”
你家一個人讀書,我家兩個人讀書,算過來還是自己賺了。
“你家小森確實乖,也不跟他們鬼混,老劉要不我們也把孩子送去讀書吧,反正學校在自己隊上了,孩子們下課也能幫忙做農活。”隔壁坐著的嬸子看劉懷森那乖巧的模樣就心生羨慕。
想想自家的孩子,一天逗貓惹狗的,專門惹自己煩。
而且學費也就幾斤糧食,她還是拿的出來。
“讀!”被點名的老劉點頭,張梅這乖孫子誰不想要,尤其是那背書的樣子,點頭搖頭,看著也舒心。
還在背詩的劉懷森不知道自己這麼討喜。
在上面激情演講的江玖也不知道她辛辛苦苦準備了一週的東西,還沒兒子的吸引力大。
“這歌也不錯。”下面的人小聲的跟著唱:“讀書好,讀書好,書讀好了,煩惱少多了,老大乖,老二巧,老三讀書,老四上進,逗得爹孃齊開懷……”
“這讀書真有這麼神?”下面一陣接一陣的討論:“那這些人幹嘛下鄉?”
“你這就不懂了吧,人家下鄉是來幫我們的,你瞅瞅這名聲多好聽。”
“江丫頭,你甭說那麼多,你就說學費多少錢?”幾個表演都結束了,江玖開始總結性講話,下面的人嚷嚷著:“要是便宜我把我家幾個娃都送進去。”
這事兒她開始就和劉隊長討論了,收費標準和楊家溝一樣走。
沒想到劉隊長清了清嗓子,走了上來:“每學期每人兩斤米,外加兩毛錢。”
喜歡重回年代:揣著娃娃嫁糙漢請大家收藏:()重回年代:揣著娃娃嫁糙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