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娘子的字只算得上是工整而已,但是想想古代女人的地位,尤其是平民大多是文盲,就知道這已經很了不得了,也側面證明了他們家以前境況的確不錯。
至於信的內容,是寫給鄭娘子的丈夫的,即“雲雁回”的父親。從信上看,鄭娘子的丈夫不知因何故離開之後,就杳無音訊兩年多——難怪她能自己做主把小孩帶了回來。
古代山高路遠,通訊不易,鄭娘子寄出去的信一直沒有迴音,誰也不知道她丈夫發生了什麼事,但她也沒有放棄寫信。
雲雁回在現代時少年與父母相處少,後父母早逝,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但是在這裡,他明白了這個與自己相同的名字的寓意,這寄託著鄭娘子的期盼。
也許有一天,帶走一封封書信的鴻雁會回來,送回她在等待的人的音訊。
在信的最後,鄭娘子落款,一個字:蘋。
雲雁迴心道,看來這就是鄭娘子的閨名了,鄭蘋。因為穿越之前,雲雁回的年紀和鄭蘋應該差不多,所以他在心裡已經用名字稱呼她了。
鄭蘋寫完信之後,大家也休息過氣來了。她便起身帶著這些小孩,到隔壁去敲門。來應門的是個三十歲上下的婦人,一見到鄭蘋就滿臉可憐,表示自己已經聽說了慈幼莊的事情。
鄭蘋則稱呼其為胡三姐,讓孩子叫她三嬸。感謝她在自己不在的時間幫忙看房子,又介紹了一下,自己帶了兩個孤兒回來。
胡三娘小聲對鄭蘋說:“女孩兒倒是可以留下來照顧你家雁兒,男孩還是趁早找個人家送出去吧。”
“多謝三姐,我會打量的。”鄭蘋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道謝之後,又說明自己剛回來,什麼都沒有置辦,要借些柴米。
從胡三娘那裡借了東西,鄭蘋便回去做飯,先吃飽好再計較。
以前在慈幼莊的時候,因為孩子多,鄭蘋也是採取叫大孩子管著小的的辦法,所以她很放心的讓雙宜先管著兩個弟弟。
雲雁回乖乖坐著,本來不需雙宜操心,小寶也在睡覺,偏偏雙宜湊過來,猶猶豫豫地問雲雁回:“雁哥兒,我問你句話……”
雲雁回茫然地看了她一眼。
雙宜問道:“你喜歡我不?”
雲雁回沒想那麼多,非常天真地回答:“喜歡呀。”
就這些天看來,這個小姐姐對弟弟妹妹都很好,友愛兄姐,關心長輩,堪稱一個溫柔賢淑的古代小美女。
雙宜這個小哭包卻又哭了起來,眼淚撲簌簌流下來。
雲雁回:“……”
他做什麼了嗎?
雙宜抽抽搭搭地說:“我,我不想做雁哥兒的媳婦兒,雁哥兒,我給你做妹妹好不好,你,你叫小寶給你做媳婦兒吧……這樣也好,我們兩個都可以留下來了。”
雲雁回:“…………”
雲雁回看了一眼一臉天真無邪的小寶的小嘰嘰,一陣無語。
然後雲雁回回想了一下,記起來先前胡三娘好像是和鄭蘋說了句可以把雙宜留下來照顧他。
他發誓,他都沒有原來想到那句話在宋朝的意思連小孩都知道,他自己都沒那個意思呢!原來指的是叫雙宜做他的……童養媳?
雙宜幼稚的話讓雲雁回很想安慰她,但是考慮到慈幼莊其他這個年紀的小孩話都說不囫圇,他要是條理清楚地說上長句子安慰雙宜,恐怕不妥,思慮再三,只吐出兩個字:“好的!”
雙宜一下子破涕而笑,抱了抱雲雁回。
雲雁回被雙宜抱著,心道,想啥都沒用,最後啥都得看鄭蘋這個唯一有工作能力的人,也不知道支不支撐得起首都的消費……
因為雲雁回強調貝貝可能會攀爬,所以籬牆頂部還橫著佈置了一下。因為貝貝現在小小的,身體又不是特別好,雲雁回也不敢散養著。
裡面還用木頭弄了個簡易的屋子,可以遮風避雨,放上稻草、木刨花之類的保暖。
如此一來,雲雁回在涼臺上就可以看到貝貝的動靜了,投餵也很方便。看著貝貝在那塊地盤裡蹭來蹭去,雲雁回覺得十分滿足。
幫忙的一位師兄說:“雁哥兒,長大了燒熊掌麼?”
雲雁回:“……走開,你這淫僧!”
師兄委屈地說:“真是過河拆橋啊……”
其他師兄則笑成一團,倒沒想到這隻竹熊日後會成為大相國寺中怎樣的存在。
不過,其實這位師兄真不淫,他都沒有像某些僧人一樣不守戒律清規,偷偷娶妻生子,但是他有投錢在妓院佔股份,所以被戲稱為淫僧。
雲雁回:“幫我把揹簍帶給瞭然法師吧,這是從他那兒拿的。”
他叫人幫自己把揹簍捎回去,但引來了調侃,“瞭然師伯對你可是一片真心,你怎就還不皈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