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使團離開汴京的第七天,汴京下起了大雪。
接待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而云雁迴帶著對西瓜的盼望,又要投入到另一方面的建設中了,早在天氣漸寒之時,雲雁回就遞交了建設溫室的報告。
冬天時外面也沒法種地了,雲雁回認為應該將地窖和空置的房屋改造成溫室,來栽種蔬果,以緩解冬日的蔬菜需求。
中國早在秦代就有溫室栽培技術了,那時是利用溫泉周圍的環境,但到後來漢朝時,就已經出現了真正的溫室,靠燒火提高溫度,被稱作暖房。
而在宋時,這項技術也成為了讓人們冬天能吃上多種蔬菜的方法。
雲雁回自己雖然不甚瞭解溫室的建造方法,但是,大相國寺有啊。
他曾經在關撲日賣鮮花動物,那些花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也是溫室出來的。大相國寺的花圃掌握著比較先進的溫室栽培技術,這些提早開放的花被稱為“堂花”。
而種蔬菜,就更是尋常了,可以用溫室和馬糞釋放熱量,來促使植物生長。
包拯也是考慮過一番,才同意讓雲雁回引進這項技術,開闢溫室。
為了不浪費空間,雲雁回還將溫室改造了一下,運用了很多木板,進行多層栽培,連天花板都要懸上繩索,掛著花盆種花。
如此一佈置,與其說是溫室,看上去更像一個個小花園了,滿眼的綠色,在冬日格外迷人。
——就是不怎麼好聞。
因為開闢了溫室,雲雁回也時而往返大相國寺和開封府之間,以討教技術。
大雪紛揚,雲雁回走在路上,裹緊了自己身上的羊羔皮外衣。
四周的建築上落滿了白雪,整個汴京都被妝點得銀裝素裹,這個時節有不少人去高塔上飲酒賞雪。
這時候沒什麼特別高的建築,一眼望過去,整個汴京盡收眼底,白茫茫一片,甚是好看。
雲雁回看到有些路人身上穿著的是紙裘,鄭蘋一直竭力提供最好的生活,所以這樣的衣服在雲雁回的記憶中是沒有穿過的。這是用楮皮紙做成的,是窮人禦寒的首選。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雲雁回很懷疑這到底能不能防寒,但事實上以現在的製作手段,這種紙做的衣服價效比真的很高,既牢固又便宜,具有不錯的遮風防寒功能。
雲雁回埋頭走到了開封府的後門,一抬頭就撞進一個有些冰冷的懷抱。
“雁哥兒。”趙允初的聲音響起來,帶著點兒冰雪的氣息,但語調還是柔軟的。
“噯,你怎麼來了?”雲雁回迷茫地看著他,“下著雪呢。”
趙允初臉有點紅,“三哥帶我去吃酒,我吃到一道菜不錯,便帶來給你嚐嚐……本來以為你不在,幸好你回來了,喏,我還要回去呢。”
“傻啊你,下次一起去吃不就得了。”雲雁回都覺得好笑,把趙允初打包的菜接了過來,“我還有事,就不留你,你少喝一點。”
“好的。”趙允初點了點頭。
雲雁回看看他,又從脖子上把圍巾解了下來,踮腳給趙允初繫上去,把他紅紅的鼻頭都罩住了,“怎麼次次都不記得系圍巾,不是有麼……”冷風灌進脖子,他瑟縮了一下,跳進門裡,“好了,我進去了!”
雲雁回一直攏著手,中途繫了下圍巾,但是手也沒有碰到趙允初的身體。
雖說一點身體接觸也沒有,趙允初現在卻覺得熱得很,他感覺自己的臉一定紅了,站在原地摸了摸臉頰,然後往吃酒的地方回去。
上了二樓,趙允迪還在,一見他就翻了一個很大的白眼:“我還以為你不來了。”
趙允初喏喏道:“我不是說了,去送了菜就回來。”
趙允迪嗤笑道:“算了吧你,這未必是你新近養成的習慣?不過是叫你跟青娘喝一杯,你就跑得比兔子還快,什麼都沒做,還特意跑去開封府看一眼你家雁哥兒壓驚啊。你這樣,叫青娘多傷心啊。”
一旁陪酒的妓.女默默把溫酒給趙允初倒上,笑了笑沒說話。
趙允初:“三哥你別這樣,青娘是雁哥兒的侄女,我怎麼能吃呢。”
趙允迪說的什麼吃酒啊,那是吃人家嘴裡的酒呢。
趙允迪聽了,扶著額頭道:“你夠了啊,全汴京的妓.女都是雲雁回的晚輩了,大家不過是順著同伴叫一叫,你就這麼幫雁哥兒認了這麼多親戚,雁哥兒知道嗎?”
一開始這輩分明明是說話人裡面賃出來的,然後在妓.女裡面本來也沒有特別流行,只是因為周人愛家的花魁因為開封燈大紅了,這些人知道內情,才一個喊得比一個親熱。
趙允迪指著趙允初:“我覺得你,就是在找藉口!”
趙允初一臉無辜:“沒有呀。”